“厂中厂”,是指同一厂区内经出租存在两家及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的企业。由于“厂中厂”管理混乱、责任不明、隐蔽性强、流动性高、易发事故,存在严重的消防、生产安全隐患,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难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盱眙开发区联合多部门开展“厂中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开展“322”工作法,进一步压实租赁双方安全生产责任,规范企业管理,提高“厂中厂”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固本强基,全面建立“三本账”

建立企业底数账。各工作小组全面摸清辖区内“厂中厂”企业底数和生产经营现状,详细掌握出租方和承租企业相关信息,实行一企一档。

建立系统电子账。根据企业底数账,将所有出租承租企业全部注册“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进行“厂中厂”标签化管理,便于线上监管,提高行政执法监管效率。

建立安全隐患账。现场对照“厂中厂”重点治理内容清单,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现场进行登记,开具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指导。截至目前,辖区内共登记出租方149家,承租方553家,排查出安全隐患1755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凝心聚力,详细明确“双方责”

明确出租方责任。出租方牵头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制定不予准入清单,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同时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定期排查“厂中厂”全域风险隐患和开展应急逃生演练等。

明确承租方责任。承租企业不得隐瞒涉及危险化学品等风险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擅自改变厂房使用性质和功能,不得违规动火作业,不得使用易燃可燃装饰性材料等。

明确双方共同责任。深化“一人一卡”行动,“厂中厂”租赁双方要结合员工岗位特点,编制“一人一卡”,明确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安全风险、防范应急措施等应知应会内容。同时“厂中厂”租赁双方要结合厂区内企业实际情况,精简制作并公示“应急处置一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放矢,严格管控“两重点”

管控重大风险。“厂中厂”企业严禁将风险较大的涉及可燃性粉尘、危险化学品存储等生产经营活动违规设置在多层厂房中;严禁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私搭乱建;严禁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内部违规停放、充电;严禁在生产、仓储区域设置员工宿舍等。

管控重点企业。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粉尘、有限空间、冶金铸造等“厂中厂”企业,进行重点排查是否落实相关安全管理要求。

下一步,开发区将持续开展“厂中厂”专项整治行动,跟进安全隐患整改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推广“厂中厂”示范典型,曝光典型违法案例,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举报违法行为,营造全社会参与“厂中厂”治理的良好氛围。

来源:盱眙开发区

融媒体编辑:冉冉

责任编辑:丁文

审核:王礼富

复审:王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