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一场蝴蝶大爆发!”5月18日开始,云南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的红河蝴蝶谷,近亿只蝴蝶如约而至。

每年五六月份,都是金平县蝴蝶谷博物馆馆长、蝴蝶谷监测员杨镇文最兴奋的时候。有着“蝴蝶奶爸”之称的他,从5月18日下午开始,就在各个观测点之间来回奔走。“目前看到的情况,今年在数量上比往年略少,但今年爆发的蝴蝶个体会更大,更具观赏性。”

所谓“蝴蝶大爆发”,是指每年5月至6月,蝴蝶谷内的箭环蝶幼虫,在短时间内大量集中化蛹后羽化成蝶。上亿只箭环蝶在树林间、小溪旁、山林小路上聚集、漫天飞舞,形成美丽的生物活动奇观。

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因其十分脆弱,而成为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生态系统中对特定环境条件敏感、能提供重要信息的物种)。

蝴蝶的一生,短暂而灿烂。但是,尽管本身弱小,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杨镇文说,保护蝴蝶,就是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金平马鞍底乡游客与蝴蝶“共舞”。拍摄 白勐

爆发“小年”

近亿只蝴蝶陆续羽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蝴蝶爆发的景观,在全世界只有两处可见,一处在墨西哥,另一处在中国。

云南红河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这个有着30多万人的边境县城,就因蝴蝶而出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金平马鞍底,觅食的箭环蝶。拍摄 徐林贵

5月19日,蝴蝶谷艺术节在此开幕。杨镇文没有去现场看表演,他的眼里只有蝴蝶,马拐塘林区、普家寨林区、牛场坪林区和营盘山林区四个最佳观赏点,他跑了3个。

“从18号开始,蝴蝶逐渐多起来了,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的数量比往年要少一些。”杨镇文分析,因为今年是蝴蝶爆发的“小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金平蝴蝶博物馆馆长杨镇文(左一)在金平马鞍底。拍摄 赵东凌

蝴蝶爆发分“大小年”?杨镇文表示,生物的生命活动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每年都一样,“跟天敌、气候、季节都有关系,去年很多,今年就可能很少。”一般来说,蝴蝶爆发的“大小年”以6至7年为一个周期,会出现3年左右非常多,接下来3年左右很少的情况,“按这个周期划分,今年算是爆发‘小年’。”

杨镇文介绍,尽管是爆发“小年”,蝴蝶谷今年仍有近亿只蝴蝶蛹,陆续破茧,羽化成蝶。

为何是金平?

良好生态环境是主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蝴蝶爆发地之一,金平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金平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南部,南与越南两省接壤,县城距边境直线距离仅7.5公里,立体气候明显,保存了一片独特的原始森林,有自然保护区11.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0%,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保存较为完整,为万物生长、繁衍提供了优厚的自然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金平马鞍底,觅食的箭环蝶。拍摄 赵东凌

作为金平县当地人,杨镇文已与蝴蝶打了26年交道。据他分析,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蝴蝶爆发最重要的基础条件。首先,800米到1400米的海拔高度,是蝴蝶最喜欢的海拔区域;其次,高森林覆盖率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蝴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还跟蝴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箭环蝶这个物种,本身就容易形成爆发。”杨镇文介绍,箭环蝶喜欢集中产卵,1只雌蝶产卵80至120只左右,成蝶之后的生活范围也相对集中,“还有一点是,这种蝴蝶的生命周期基本一致,每年五六月,在短暂时间段内集中羽化,就容易形成大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金平马鞍底,觅食的箭环蝶。拍摄 徐林贵

在杨镇文看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人对森林、对蝴蝶的友好态度,给爆发提供了稳定的生态系统,“人和蝴蝶是友好亲近的,蝴蝶可以飞进村庄,人也不会去破坏蝴蝶的生活环境,和谐非常重要。”

存在超过1亿年的蝴蝶

却在食物链底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是有近1亿只蝴蝶的“大户人家”,但在杨镇文眼里,蝴蝶依然是“弱势群体”。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有记录的蝴蝶约有20000种,中国约有2100种,而红河蝴蝶谷就拥有320余种,是世界上蝴蝶种群和蝴蝶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因此被称为藏在大山里的“蝴蝶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金平马鞍底,游客拍摄箭环蝶。拍摄 白勐

关于蝴蝶的起源,《搜神记》卷十二记载:“木蠢生虫,羽化为蝶。”

一项新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追溯了最早一批蝴蝶曾飞行过的地方,进一步精确地确定了蝴蝶的起源时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014亿年前,蝴蝶最早出现在北美中部和西部。研究人员表示,蝴蝶与开花植物的合作关系,帮助它们从飞蛾的一个次要分支,转变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昆虫群体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金平马鞍底乡,在地上觅食的箭环蝶。拍摄 徐林贵

但1亿年的时间长河,没能让蝴蝶变得更加强大。“蝴蝶处在食物链底端,很多动物,包括昆虫、鸟类、兽类,都会以蝴蝶为食,而绝大多数蝴蝶的食物只有一种,就是植物,甚至是其中某一种植物。”杨镇文介绍,蝴蝶是完全变态昆虫,经历卵、幼虫(毛毛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不同种类生命周期长短不一,以金平县的箭环蝶为例,一生绝大部分时间为毛毛虫形态,化蝶后15至20天就会死亡。

“一般来说,一种蝴蝶,只吃一个科里面的植物,比如箭环蝶在漫长的幼虫期,只吃中华大节竹的竹叶。”杨镇文介绍,化蝶后进入生殖期,口器发生变化,食物主要是液体,包括枯枝烂叶,以及经雨水冲刷腐烂后的腐质酸,“这时候需要的食物不多,主要是交配、产卵,然后等待死亡。”

保护与科普

为蝴蝶建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蝴蝶的一生,短暂而灿烂,尽管本身弱小,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早在2012年10月,金平县就出台《蝴蝶谷保护管理条例》,成立蝴蝶谷管理专门机构加强蝴蝶谷资源的保护,禁止在保护区内擅自改变水环境自然状态、喷洒农药、乱砍滥伐树木、毁林开垦、乱挖滥采竹笋等,威胁蝴蝶赖以生存的寄主植物、蜜源植物,同时加大对游客和当地群众保护蝴蝶的宣传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金平马鞍底,在树干上觅食的箭环蝶。拍摄 徐林贵

但据杨镇文研究,蝴蝶谷的蝴蝶数量每年都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以10%至15%的速度在下降,“主要是受整体气候的影响,有自然因素,当然也有人为因素。”在杨镇文看来,保护蝴蝶并非专门针对这一个体生命形式,“而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010年12月,以蝴蝶标本为主题的金平蝴蝶博物馆开馆,去年5月又进行了改造扩建,这里收藏的全是蝴蝶谷的蝴蝶标本,目前有300多种2200多件。“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个美丽的小精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金平马鞍底,在树干上觅食的箭环蝶。拍摄 赵东凌

今年5月11日,杨镇文和他的团队带着上万只蝴蝶,跨越2560公里走进上海长宁,专门做了一场关于蝴蝶的科普活动。在他看来,科普和保护同样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就像大海的一滴水,要大家都行动起来,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图片素材由金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