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来,各大电商平台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商标侵权问题不断涌现,大幅增加的常用词被注册成商标的案例引起了跨境卖家们的关注。

AMZ123获悉,近日,据多位卖家爆料,继“durable”后,“operation”这一常用词也已被注册成为商标,在亚马逊产品页面使用将有可能造成侵权

据了解,自4月以来,已有多个卖家的产品listing因使用“operation”被判商标滥用,甚至部分listing还遭到了亚马逊的下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AMZ123查证,“operation”已在玩具、运动器材、仪器等多个商品类目中被注册了相关文字商标,最早在1966年就已注册成功,注册方为美国玩具巨头孩之宝(Hasb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若销售相关产品的卖家使用“operation”作为描述词,就有可能构成侵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operation”意为“操作、运作、行动”,在亚马逊上常被用于描述玩具类、机械类和家居类等多种产品,因此该消息一出,不少卖家都感到十分诧异:

“啊?这也能注册成商标?”

“又是常用词商标侵权,真是防不胜防啊。”

“我只在五点描述里添加了一个operation,就被人举报了,详情页面都被下架了。”

而AMZ123观察到,近段时间,行业似乎进入了裁定常用词商标侵权的高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除“operation”外,以下常用词也已被注册成商标,存在商标侵权风险:

  • 形容词:PINK、PURPLE、XM-L、Morandi、collapsible、perfect、inches、durable等;
  • 名词:Apple、Hula Hoop、Unicorn、Summer、reed、ideal、Mooncake等;
  • 其他通用词:100%、one、XM-L、Band-Aid、polo、USB、Tetris、chew等。

其中,使用“Summer”、“Morandi”以及“collapsible”等作为产品描述词的部分卖家同样也在近期收到了亚马逊的绩效通知。另外,使用“XM-L”、“Unicorn”等常用词的部分卖家则是遭到了版权方的商标侵权起诉,并正在考虑组团应诉。

在此,AMZ123还是建议各位卖家多加关注上述常用词商标的注册类别及范围,以避免listing遭受波及。

值得一提的是,因此前国内恶意抢注商标的事情时有发生,面对近期大量常用词被注册成商标并且相关侵权事件高发的状况,业内的讨论声不断。

潜在商标侵权向来是行业多发的侵权类型,而常用词商标侵权则是其中波及范围最广的一种。

一般而言,因缺乏显著性和独特性,多数常用词都不能被注册为商标。但近几年来,常用词被注册成商标,甚至引起法律纠纷和造成商家经济损失的情况却并不少见:以“XM-L”为例,据业内透露,去年就有卖家曾因这一常用词的侵权行为被版权方索赔了高达上百万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此,不少卖家纷纷推测:部分抢注常用词作为商标的版权方是为了以此赚取高额版权费。

但据AMZ123观察,注册常用词商标的除了一些意图走赚钱捷径的组织外,也不乏货真价实的品牌厂商:如Saule, LLC.品牌旗下的产品注册了“100%”、Hasbro品牌注册了“operation”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品牌都不会主动发起侵权诉讼,部分受影响的卖家多是因平台机扫或同行恶意投诉而被判商标侵权。而根据美国《兰哈姆法》第33部分b款,有专业人士分析,从法律层面而言,使用常用词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描述不容易构成侵权,相关卖家的链接若判定为“商标滥用”要进行申诉也不难。

据此,也有卖家表示,这些品牌注册常用词商标的动机可能在于“流量”,即通过注册常用词来垄断这类关键词的绝大部分流量,以提高产品的销量。

不过就目前而言,上述论断都只能作为一个猜测。

无论如何,在常用词被注册商标成为热潮的当下,对于卖家而言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寻找应对之策,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预防:在编写产品描述时,可通过各大商标、专利查询的官网提前仔细核查词汇是否存在侵权风险;

应对:面对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常用词商标侵权通知时,可通过修改或删除商标词来使链接恢复正常。如可以先用模板刷新删掉商标词,若没有变化再开case问具体商标词,然后重复模板刷新,再提交申诉,确认违规不再犯。

最后,AMZ123还是要提醒各位卖家,及时关注相关变动,以避免因链接的绩效问题影响产品的销售。若各位有最新相关消息,也可在评论区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