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来自全国研学旅行协会联席会议组织十一家省级协会负责人齐聚新郑黄帝故里,共同参加“根亲新郑 黄帝故里”中华研学第一课课题的论证会,共同启动中华研学第一课项目。此次活动共同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新郑深厚的文化资源融入到现代研学教育体系中,来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河北、河南、黑龙江、山西、山东、广西、江西、湖北、陕西、安徽11个省份的研学旅行协会负责人参加了课题论证会,中华炎黄文化黄帝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根文创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黄海涛致欢迎辞,黄帝故里景区管委会宣传接待局局长路军主持,根文创董事长刘涛及新郑学者张向东、刘伟鹏等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海涛在致辞时强调了新郑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独特地位,指出黄帝故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新郑愿意并且有能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期待与各地同仁携手,共同开启“中华研学”的新纪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打造新郑市研学品牌,加快新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城建设步伐,打造中华研学第一课目的地,论证会开始前,全国研学旅行协会联席会议理事长贾永炜与河南省研学旅行教育协会会长王君健为中华研学第一课揭牌。

全国研学协会联席会议秘书长吉利在发言中重申了高质量研学内容的构建原则,指出要通过严格的评审与竞赛机制,保障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和时代性,确保每一份研学材料都是对五千年文明的精准诠释与现代表达。他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次研学旅行都成为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让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力量。”

教育家顾家城提出了校外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认为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中华文明的传承与教育的核心在于打造研学的场域文化,使之成为开学第一课中最宝贵的部分。我们应当围绕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传承,定位核心思想,辐射全国,形成具有扩散力的研学生态。

会议中,各省级研学协会负责人纷纷发言,分享各自在研学旅行与数字化、传统文化推广、跨区域合作等方面的见解与计划,强调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强化品牌建设、举办课程设计大赛以及文化体验营等活动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探讨研学第一课的核心时,河南根文创文化研究院院长黄海涛指出,关键在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行动的动力与模式。新郑黄帝故里作为中华文明的起点,其研学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它能帮助解答“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根本问题。他强调,研学应植根于文化生态视角,确保理论与实践并重,避免空谈,重视实操层面的梳理与执行。

活动最后,全国研学旅行协会联席会议理事长贾永炜做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全国研学旅行协会联席会议是在2019年,由广东、河北、河南等地区研学旅行省级协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社团公益组织,截止目前,已有20余个省级研学协会组织加入,研学服务机构会员总量已超过8000家,惠及超过1亿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只有了解先祖才能认知自己,只有了解民族才能拓展世界。全国研学旅行协会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单位将不遗余力的推动中华研学第一个的建设和推广工作,通过共同努力,中华文明的火种将在年轻一代心中继续燃烧,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续写中华文明璀璨的篇章。

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跨区域的研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也为全国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新郑将携手全国同行,持续探索和实践,将“根亲新郑 黄帝故里”中华研学第一课推向新高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此次盛会无疑为开启中国研学旅行事业的新篇章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