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教育部网站以《山西大学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题,全景式报道山西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相关工作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山西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把加快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员参与、优化社区空间、强化数字赋能,努力打造特色社区、构建共建共治社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升社区生活体验,构筑社区育人新生态。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认可。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省教育厅思政处及各兄弟院校多次来校调研,实地了解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运行情况,指导和关心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发展工作。校党委书记王仰麟、校长黄桂田、校党委副书记李富明等校领导多次带头下沉到学生社区,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师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社区学习生活感受,对社区建设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全文如下

山西大学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山西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把加快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员参与、优化社区空间、强化数字赋能,努力构筑社区育人新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领导调研“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运行情况

加强组织领导,打造特色学生社区。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17个职能部门和25个学院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全员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印发《山西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方案》,按照“一校区一特色、一学院一品牌”的思路,围绕学生实际需求,分类型、分阶段、分批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将网格化、书院制、学生自治等建设管理模式引入学生社区,形成三立书院、知行社区、致远社区、弘毅社区、光合社区等多个特色社区和以师生综合服务大厅为中心的组团式学生社区。三立书院依托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打造书院制模式的学习型、服务型、成长型综合社区;致远社区挖掘“致远”文化资源,打造“致远·思政育人文化体系+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数智化协同育人”的学生社区管理育人模式;光合社区以“党建引领、师生共慧、内外融通、动静自在”为理念,构建“一导览区、两中心、四室、多区域”的“1+2+4+N”的学生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一站式”学生社区环境

推动全员参与,构建共建共治格局。完善校院领导、思政导师、学业导师、科研导师、朋辈导师、特聘导师等全方位全员联动育人格局,构建起“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宿舍”和“育人园区长—文化园区长—楼长—楼层长—宿舍长”的“五纵五横”网格化管理体系。校领导带头下沉到学生社区,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担任学业导师”“午餐交流会”“专题党课”等形式与学生谈心交心,了解学生在社区学习生活感受。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关心关切问题。辅导员队伍常态化入驻学生社区,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动态,每周开展“与你同行”辅导员微沙龙系列活动,搭建起辅导员和学生面对面、心连心的零距离交流空间。选拔优秀专任教师在社区担任学业导师,通过开展“导师有约”百名老师进社区、“教授沙龙”“英语角”外教教你说英语等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管理人员一同为学生提供学业、专业、就业和生活等领域的专业化指导服务。组织时代新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杰出校友、企业骨干等校外导师不定期走入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建立学生自治队伍,引导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助管岗位、志愿者服务团队等形式参与到社区的设计建设和组织管理等工作中。建立学生党员先锋服务队,引导学生党员在社区亮身份、作表率、比贡献、长才干。发挥朋辈互助创先争优作用,通过举办新老生交流会、专业分流分享会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学习研讨

优化社区空间,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围绕思政工作和学科特色,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内涵建设,充分挖掘各类文化资源,发挥社区引导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的特色优势,推进学生社区建设从“重硬件、重服务”转向“重内涵、重引领”,使学生社区成为育人新场域。推动书香进社区,社区建立“憩读室”,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座谈会、沉浸式阅读、阅读私享会、“思·师享”读书会、经典名著诵读会、红色驿站读书沙龙等系列读书活动。推动美育进社区,开展社区“以美育美以文化人”美育素养提升系列活动。推动学术进社区,开展“学术五分钟”系列活动,开展专业演讲,展示学术魅力。利用学生社区楼宇走廊等公共区域,建设社区风格化、多样化、多主题育人文化长廊,打造特色鲜明的社区楼宇文化。出台《山西大学创建“文明宿舍”工作方案(试行)》,开展“培养堪大任之才创建文明宿舍”系列活动,强化宿舍文化育人效果,助推学生社区建设更加有序更有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学习生活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社区生活体验。开通“一站式”学生社区智慧服务云平台,包含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等10大育人模块、34个栏目,汇聚优质共享资源,提供高效业务服务,做到智慧育人全覆盖、服务学生“零距离”。建设学生大数据分析平台,及时掌握、综合分析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关情况,为更好优化服务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引领。构建智慧教学数字化平台,发布教师授课内容,帮助学生回看教师授课,设置“互动学习”模块,便于学生学习提问交流,突出智慧化育人导向。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整合校内16家网络文化示范基地,搭建起网络文化示范基地平台,形成网络育人阵地,实现学生社区在云平台上的沟通、互通、联通,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空间。优化学生社区的智慧化服务,各社区功能室设有数字化智能门禁、社区空间开放线上预约,引导学生灵活选择社区空间,用技术手段实现预约、授权、开关门等工作,使社区运行安全、有序。通过企业微信开通意见建议反馈与咨询渠道,将具体业务分类,由专人负责解答与办理,着力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

(责编 黄晶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