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旅居西班牙的华侨孙胜荣回到了祖国徐州。

在此之前,他已经于2008,2010年分别回到过徐州

而之所以频繁返回国内这个地方,只因为他要找寻一个人。

一个人他心目中的恩人,口中的大哥——张爱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已经大概有20多年没有见面了,而之所以见不到,则是由于当年通信匮乏导致两个人失去了联系方式。

那么既然已经这么多年没有联系了,孙胜荣又何必苦苦寻找这位曾经的“大哥”?

他们之间又发生过何种让人难以忘记的故事?

洗头房的“小伙计”

1972年,孙胜荣出生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港头村的一户普通农家。

说普通人其实有些勉为其难,因为家里的孩子太多了,足足有八个兄弟姐妹,所以说是“穷困”也很是贴切。

因为家里条件过于差劲,所以小学毕业之后,孙胜荣就辍学回到了家里。

其实,在很多南方人的观念里,不读书没关系,但一定要会“做生意”。

这对于孙胜荣来说,同样如此,因而没有在家多留,他就直接跑到外地徐州去投奔他的哥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哥哥在当地开了一家理发店,小本生意,因此到了之后,孙胜荣也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洗头,扫地的杂活。

当然,顺便也会学着给客人理发。

但理发这个东西,说到底是个技术活,刚开始技术不熟,给人理发自然是效果不好的。

而剪不好客人就要发火骂人,本来心里就有点紧张,越是这样心里就越是没底,越是没自信。

但就在孙胜荣对于理发这个手艺产生恐惧的时候,他未来的那个“大哥”出现了。

他就是时年24岁的张爱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民是土生土长的徐州人,彼时的他在一家工厂当销售员,常年在外边闯荡,也锻炼了他一身的人情世故,做人方面很是周到。

一次偶然,张爱民走进了孙胜荣的理发店

而孙胜荣也很是“给力”,再一次把客人的头发给剪坏了。

但不同于以往客人大声骂人,张爱民却没有表现出丝毫嫌弃的样子,甚至注意到孙胜荣的忐忑不安后,还主动地安慰这个小兄弟,并且临走时还表示下次还会来。

一般碰到这种“不找事”的顾客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厚着脸皮期望对方能够再次上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张爱民就不是一般人,他也说到做到了。

过了一阵后,张爱民果然又出现在这家店里,并且还点名让孙胜荣为他剪头发。

甚至还开玩笑表示:“就是来当个练手的,让小兄弟能够尽快手熟起来。”

就这么一来二去,两个人相识了,因为年龄上有不小差距,孙胜荣一直都拿张爱民当大哥看待,而张爱明也很是照顾这个小兄弟。

慢慢地,孙胜荣的剪发技术也成熟了起来,能够开始独当一面了,这也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希望是好的,现实却是很骨感,因为理发店的利润太低(一次八毛),且客流量也不多,没办法,勉强支撑来支撑去的哥哥还是决心关掉店铺,回到老家发展。

本来,哥哥是打算带着孙胜荣一块回去的,但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孙胜荣却很有志气,他没有跟随哥哥回老家,而是独身一人前往外地发展。

再续前缘,共谋事业

1987这一年,孙胜荣来到了温州,因为没有本钱,自己开不起理发店,孙胜荣也没有到其它店里工作,而是进了工厂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工厂也能够挣到一些钱,但这份工作又累又辛苦,而且没有任何前途,支撑孙胜荣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攒到钱。

然后再自己干一份事业,不一定是理发,但冥冥中,他是一定要将来自己当老板的。

可看着微薄的薪水,熬到那一天是个头啊?

就是孙胜荣苦苦熬日子的时候,突然一天在大街上,一声熟悉的“阿云”从后面传了过来。

“阿云”是孙胜荣的小名,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就在孙胜荣以为是跟他人重名的时候,结果来人却让他顿时欣喜若狂。

原来,张爱民因为出差到温州逗留几天,结果很有缘分地再次碰到了这位曾经的“小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大哥”,孙胜荣也很是兴奋,一番交谈后,孙胜荣当即决定要请大哥去搓一顿。

而听到这句话的张爱民也没有反对,但一向善解人意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孙胜荣现如今的处境。

直接一句:“咱俩我是大哥,要请也是我请你,怎么能你请我?”

一句话,就反客为主,拉着孙胜荣来到了一处附近的餐馆里。

到了之后,大猪蹄子,熟牛肉直接就端了上来,几杯小酒下肚之后,孙胜荣就打开了话匣子

他开始讲述自己的“宏图大志”,讲述将来要如何如何“挣大钱”,当一个成功的大老板。

但说着说着,他开始有些伤感,想到现如今的处境,别说当个大老板了,就是当个小老板也是很难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大哥张爱民看出了他的心思,直接问他,既然要当个老板挣大钱,自然要自己慢慢干,而干就要干自己熟悉的。

那熟悉的自然就是“理发”这个行业。

但孙胜荣也想,问题是开一间理发店至少需要1千元钱,那他每个月工资多少,撑死不过五,六十元,再加上花销,想要攒够钱,谈何容易?

张爱民听了后,略微思考一下后,直接表示:“自己可以帮忙出钱开一家店,钱这方面不用担心,将来挣得钱两个人一人一半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胜荣一听,当即心里有些动心,但他也清楚,尽管是开“理发店”,这也是做买卖,如果投资下去后,没有客人上门,这钱也很容易就打水漂了。

所以,他还是劝告大哥张爱民慎重一些。

毕竟,最后万一赔了钱,他也不好跟这位对他掏心掏肺的大哥交待。

但在张爱民的一番坚持下,他们一块回到了徐州,选了个好地址,一番忙碌后,理发店开张了。

远赴军营,失去联系

说是共同管理,但张爱民来得并不多,一来他有自己的工作,二来他不懂这些,所以什么事情都是孙胜荣在打理。

但事实证明,成功永远都是不容易的。

尽管孙胜荣很是上心,但哥哥店铺的境遇再次困扰着他,没有客人,利润薄弱,所以一番坚持后,年轻的孙胜荣想到了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未来,他没有多想,只是那会想到了去部队历练一番,而当兵也是他从小的梦想。

结果报名后,很快就接到了入伍通知。

看着店里的一切,孙胜荣始终不敢跟大哥张爱民开口,他无法跟大哥交待,但也无法跟大哥解释当时的想法,没有办法,他选择了当一个“怂”人。

不辞而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孙胜荣的离开,张爱民虽有不解,但也意识到了什么。

毕竟,店里的进账就摆在那里,任谁一看就知道店铺是多么不景气。

“也许他的离开是对的,毕竟他还很年轻,不应该耗死在这里。”

之后,到了部队之后,适应了部队生活后,孙胜荣开始跟大哥张爱民写信。

试图向大哥解释这一切,但可惜的是,由于那个年代通信不发达,这些信件从来没有到达张爱民手中。

因而,两人之间就此失去了联系。

两年服役期满后,孙胜荣回到了老家。

但部队的两年结结实实锻炼了他的抗压能力,也让他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好,那会正流行“出国热”,尤其是孙胜荣的家乡更是如此,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群出国务工。

他们固定在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很是抱团,亲戚带着亲戚,最后大家都在外面挣到了大钱。

而孙胜荣也决定加入到他们其中,之后,他来到了西班牙,开始了异国打拼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来的时候,他只能从事一些底层的工作,而靠着过去在部队锻炼的吃苦耐劳能力,那时的孙胜荣再也不是过往遇事“逃避”的小青年。

一番打拼后,他攒到了人生的第一笔钱。

之后,偶然的机会,他踏进了百货的生意行当,并靠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迎来了回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依依集团,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业成功之后,荣誉也接踵而至,他被选为中西百货协会主席,欧洲华人商会副会长,成为了西班牙当地知名的华侨。

而梦想终于实现后,孙胜荣想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场景,“他坐在桌子一旁,对着另一个男人吹嘘着他的梦想。”

而现如今,是到了该回报的时候。

兄弟重聚,再图大业

2008年,多年未回国的孙胜荣再次回到了曾经熟悉的地方——徐州。

而此行回来,除了见见国内的亲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寻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曾经的大哥张爱民。

他现在有能力了,能够面对当初待他如亲人的大哥,也能够报答当年那个对他“照顾有加”的大哥,但却发现,人找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胜荣来到了当年的理发店铺的地方,结果却发现这个地方早就变了模样,当年的理发店影子荡然无存,没有一丝存在过的地方。

之后,孙胜荣又来到了大哥张爱民曾经工作的单位,但被告知,早就多年前,他就离职了,具体现在人是不是还在之前单位留下的住址,他们也不清楚。

没办法,孙胜荣只好来到了张爱民之前留下的生活区域。

但地方太多了,一番找寻后,由于时间有些仓促,他只好抱着遗憾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2010年,孙胜荣再次回到了国内徐州。

这次他直接来到了张爱民生活的区域,在遇到一个小区的老人后,孙胜荣试图询问对方是否认识一个叫“张爱民”的中年男人。

结果,出人意料的是老人说他认识,并且详细告诉了孙胜荣具体的地址。

得知消息后,喜出望外的孙胜荣马上跑到了老人所说的楼层,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敲响了对方的房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令孙胜荣失望的是,来人并不是他脑海中的那个好大哥,而是一位不熟悉的陌生人,并且来人也告诉他根本就不认识一个叫“张爱民”的人。

听到此话后,孙胜荣失望地一屁股坐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

2012年,孙胜荣再次回到了徐州,这次他学乖了,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希望通过借助警方的力量来帮助他找到当初的大哥。

警方在听说了他的故事后,也非常感动,当即表示只要“张爱民”这个人在徐州,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帮忙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根据信息显示,徐州地区叫“张爱民”的人足足有140多个,这么多人,到底寻找的张爱民会不会在其中,如果在其中,到底那一个才是?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工作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几日过后,真正的张爱民依旧没有出现,而没能等到结果的孙胜荣也逐渐失去了信心,并且定好了返程的机票。

但就在他要离开的那天早上,也许冥冥之中,缘分到了。

他接到了警方的来电,直觉告诉他,“大哥找到了!”

果不其然,警方通知了他找到的消息,并且让他待在原酒店了,对方会马上赶过去跟他汇合。

而焦急的孙胜荣也迫不及待来到了大厅,眼巴巴的盯着每一个出现的身影。

终于,片刻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胜荣马上快步走到来人面前,一声“大哥”,两个男人动情地拥抱在了一起,而孙胜荣也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那一刻,他们已经整整有25年没有见面了。

得知孙胜荣已经是一名响当当的“亿万富豪”后,大哥张爱民也是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而孙胜荣也知道报恩的时候到了。

他提出要为大哥在徐州买两套房子,以后用来养老享福,但这一提议被张爱民拒绝了,毕竟他现在也不缺吃喝,也有房有车,并不需要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看到大哥拒绝后,脑袋灵活的孙胜荣立马又转变了思路,他表示自己早就想回到国内开一家“酒庄”了。

而自己因为常年在外,国内并不熟悉,所以,一定要请大哥张爱民过来帮助自己。

而看到昔日小兄弟的请求,大哥张爱民也没有推脱,只好表示会尽力帮忙。

于是,孙胜荣拿出了千万资金,在徐州当地成立了一家专门卖西班牙红酒的“酒庄”,而酒庄的管理者就是大哥张爱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注册的时候,孙胜荣就私下里将公司的法人代表注册到了大哥张爱民名下。

也就是说,这座千万的酒庄实质上就是孙胜荣送给“大哥”的礼物。

恐怕连张爱民也没有想到,自己当年掏空家底为孙胜荣投资了一千元,而现如今,对方却给了他一座千万元的大酒庄。

这实在让他感慨不已。

当然,有些东西,是永远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结语

从孙胜荣跟张爱民的交往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老的传统美德。

那就是“知恩图报”的人格魅力。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不是张爱民本身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恐怕也不会有未来的孙胜荣的回报。

比起孙胜荣,他也许更是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