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月,在四川省达州万源市的很多社区、村庄里,出现了一个漂亮温馨的小屋,吸引了周边居民驻足关注。

明亮的小屋里,干净的地板上,整齐摆放着几排长桌小椅子,四周排列着的一米高度的木质书架上,放满了五颜六色的书籍、画笔文具、体育用品、益智游戏玩具等适合儿童的各类物品,白墙上则醒目地贴挂着小屋的艺术字体名称——阳光驿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镇快活坪村“阳光驿站”也已建设好即将投入使用

“这样的设置是标配。”达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本权介绍,“计划今年底,万源市31个乡镇(街道)将全覆盖建成‘阳光驿站’。其中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支持建设11个,达州市支持建设20个。”

据介绍,在达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阳光驿站”建设纳入了2024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中。而今年在四川确立了要托底性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后,省妇联相继开展了“关爱‘39’· 一同行动”工作,万源市列为被托底性帮扶县之一。

“为了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万源市托底性帮扶工作以及‘关爱39’行动,市妇联将以‘阳光驿站’建设为阵地依托,招募建立专业化的爱心妈妈队伍,不断完善关爱服务措施,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让儿童向阳而生,沐浴爱的阳光、党的光辉。”赵本权说。

建阵地:困境儿童的另一个家

如今,小兴(化名)和妹妹除了学校和回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社区里的“阳光驿站”(以下简称驿站)

在万源市古东关街道庙沟河社区,书记杜磊是兄妹俩的“爱心妈妈”。“因为家庭困境,两个孩子很自卑,在学校里不怎么说话。”杜磊讲述,她和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定时到家里探访孩子,也常把孩子带到驿站里,与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渐渐地,两个孩子在驿站里的笑容和话语多了,还经常自己来驿站看书、写作业,“把这里当成了另一个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磊介绍庙沟河社区阳光驿站里的开展的各类活动

万源市妇联主席李桦介绍,庙沟河社区“阳光驿站”去年底建成,是万源首个已建设使用的驿站。每周定时开放,现已开展监护指导、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和家庭教育等主题活动28场次,惠及古东关街道留守儿童近1万余人次。

而在万源市城边的山腰上,太平镇快活坪村“阳光驿站”也已建设好即将投入使用。

“这里不仅是孩子们活动的乐园,也是家长们交流互动的空间。”村书记张瑞端已对驿站的运行有了初步规划。张瑞端介绍,结合辖区有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万源市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驿站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儿童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在庙沟河社区阳光驿站参加活动

李桦介绍,目前,万源已完成建设了6个驿站并即将投入使用,力争在5月底前建成投用20个驿站,剩余的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队伍:全面的可持续性关爱服务

在庙沟河社区,杜磊和社区工作人员都是“爱心妈妈”,社区全面准确地建立了完善的辖区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后,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固定结对帮扶多个留守儿童,除了常态化的走访,也会共同给予困境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在各类活动、资源上均向留守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倾斜。

驿站的建成,让杜磊感觉关爱留守儿童又多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阵地,特别是每一个驿站配备一个专职志愿者,成为了孩子们到驿站就能“找到见到的爱心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在庙沟河社区阳光驿站参加活动

“驿站建设之初,市妇联便以‘精准’的方式提前规划,保障驿站有序有效运行。”达州市妇联副主席张宁川介绍,驿站的建设点选址精准,在有积极性的村(社区)申报后,市县妇联实地调研、集体研究当地是否“我要干”“我能干”,来确保驿站工作的积极性、服务有效性;志愿者选聘精准。由各建设点村(社区)推荐志愿者候选人,市县妇联组成面试组,对候选人“一对一”面试访谈,再确定项目点负责人,并统一组织培训,确保项目负责人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口表明了阳光驿站开放时间

前不久,达州市“阳光驿站”项目推进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在万源启动,在启动活动上,来自达州的爱心单位、爱心企业共捐赠了“阳光驿站”建设爱心资金100余万元。“市妇联联合达州市慈善会向全社会募集‘阳光驿站’建设运行资金,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驿站阵地建设、日常运行、活动开展、关爱慰问等,来进一步保障驿站的关爱服务见行见效。”张宁川说。

此外,在包括杜磊在内的“爱心妈妈”们在关爱儿童中,遇到一些需要专业力量支持的求助,以及“爱心妈妈”们自身也有提升的迫切需求,市妇联组建了10支来自家庭教育、妇儿维权、心理健康、儿童阅读指导等各领域的专业化“爱心妈妈”队伍,他们将规划每月主题活动,并结合各驿站需求,进行常态化、针对性的巡回服务和个案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区工作者、驿站志愿者、有专业属性的‘爱心妈妈’,我们希望用这样梯队式队伍,来给予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面的、完善的、有可持续性的服务。”赵本权说,下一步,市妇联还将对“阳光驿站”强化规范管理、丰富活动内容、持续投入保障,充分整合部门资源、社会资源、社区资源,以“多彩阳光 护航成长”为主题,因地制宜开展系列活动,并充分发挥“阳光驿站”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让广大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来源:中国妇女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