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微博话题#女性的小肚子是为了保护子宫卵巢#冲上热搜,让不少姐妹们为多年耿耿于怀又减不下去的小肚子找到了新的存在的意义:

“不是腰围减不起,而是肉肉的小肚腩更有性价比。”

然而,有专家表示,这个说法并不严谨,子宫和卵巢主要靠盆骨保护,靠韧带固定,脂肪没有包裹着子宫卵巢,所起的保护作用很小

“小肚子”保护不到子宫和卵巢

人体躯干内的空间按上、中、下大致可分为3个部分:胸腔、腹腔和盆腔

胸腔由肋骨保护着心肺;
腹腔内有胃、肠、肝、胆等多个参与消化的器官;
腹腔下方是骨盆,骨盆里的空间称为盆腔,子宫、卵巢、膀胱、直肠都在里面。

顺着肚脐眼一路往下,可以摸到骨盆在身体前方的边界,叫做耻骨联合,这是区分腹部和会阴部的一个标志点。人们说的“小肚子”,一般是指肚脐到耻骨联合之间的区域

子宫和卵巢位于盆腔内,基本不会超出耻骨联合的平面。“小肚子”后面压根不是子宫和卵巢,它又如何对子宫和卵巢提供保护呢?

“小肚子”到底有没有用?

“小肚子”主要是下腹部累积的皮下脂肪,从女性生殖系统健康来说,脂肪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

对咱们女性而言,雌激素的合成对脂肪有依赖性,其他类固醇激素的生成代谢也少不了它,脂肪太少或者太多都不好。

‼️体脂过低的人更容易患感冒、流感或者被其他病原体侵袭,雌激素水平过低,进而导致骨量流失,甚至引发下丘脑性闭经。

‼️体脂过高的人可能影响排卵和月经周期,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长期体脂过高还会影响盆底功能,导致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来说,肥胖也是受孕和孕期健康的不利因素。

什么样的“小肚子”一定要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体重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3.9,65岁以上老人的BMI可保持在20—26.9。只要BMI在合适范围内,有点“小肚子”也不用焦虑。

但以下这几种“小肚子”需要真正引起注意:

腹型肥胖

参照男女成年人肥胖的标准,如果你的“小肚子”已经大到超过“腹型肥胖”的最低标准,那确实应该减减肥了,因为此类肥胖已经达到了影响健康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盆骨前倾

如果你腹部脂肪不多,即使是吸气了,还是觉得自己的肚子往前凸,那或许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骨盆是否有些前倾。

骨盆前倾比较容易出现在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身上。不过只要在生活中多注意站立姿势,比如站立时的重心往脚后跟方向移动,就可以逐渐改善。

如果你确实存在腰围过大或骨盆前倾的问题,那建议积极减肥或做一些体态练习。但生活中,很多人并不存在肥胖或体态问题,只是单纯因为“有小肚子”而焦虑。

另外,有的"小肚子"也可能是胃肠道胀气胃肠道的气体来源有两个:
✅ 咽下的气体、在胃肠道内细菌的作用下食物发酵所产生的气体。
✅ 胃肠道内的气体总量不超过150ml。

胃肠道胀气主要原因如下:

1️⃣ 咽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见于吞气症。吞气症多见于顽固的焦虑状态,或口腔中有异物,因吞入大量的空气而发生腹胀,多以胃部胀气为主;

2️⃣ 胃肠道内产气过多:消化不良时,肠道内的细菌作用于蛋白质、脂肪及糖类,因发酵而产生大量的气体,常见于短肠综合征;

3️⃣ 肺排出CO₂障碍:当呼吸衰竭时,CO₂不能经肺排出体外,血中的CO₂可弥散到肠道中而发生腹胀;

4️⃣ 肠道中气体不能经肛门排出体外:见于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肠梗阻、肠麻痹、顽固性便秘、毒血症、败血症、心力衰竭等。

*内容综合自科普中国、广西疾控等。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

5月10日获奖名单
将邮寄信息在本文中留言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END -
欢迎转发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