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以党建为引领,聚力强组织、建机制,搭平台、重创新,聚资源、优服务,探索形成“党建引领、行业领跑、产业链接、互促共进”的发展路径,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靖江市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实现产值382.4亿元,同比增长39.9%,行业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靖江市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书记,靖江市工信局党工委书记、局长杜正宇介绍,在联盟党委的引领带动下,靖江船舶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效益持续回升。

近年来,靖江市认真落实省委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要求,探索形成“党建引领、行业领跑、产业链接、互促共进”的发展路径,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01

打通产业“神经末梢”建链

2022年7月,靖江市率先组建全省首家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以江苏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等龙头企业为骨干,搭建起“1+X+N”的党建发展共同体。其中,“1”为龙头企业,“X”为链上骨干配套企业,“N”为各类共建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采用‘职能部门牵引+龙头企业带动’运转模式,其优势在于:一方面,依托工信部门,以党建链织密服务网,引导更多资源、服务流向链上企业;另一方面,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更有利于激发链上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靖江市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委员、靖江市船舶工业办公室主任莫志春介绍,目前已初步搭建起“联盟党委指导、龙头企业带动、职能部门助力、研金协服参与”的产业链党建工作体系,形成一体推进、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如今,暖通空调、绿色铸造等重点产业依托靖江市级空调行业协会、绿色智能铸造产业协会,吸纳会员企业党组织、会员企业共同组建产业联盟党委,优化完善组成人员、共建单位和工作规程,推行组织互促、人员互动、资源互享、发展互补,形成了“链主”企业“头雁”带动、链上企业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确保产业链党建工作体系运转顺畅,靖江市推动建立四大工作机制,确保联盟党委高效运转。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每月召开产业联席会议,通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谋划产业前瞻规划、解决发展阶段难题,把准产业发展方向,引领产业健康发展;建立“联动共建”机制,瞄准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联盟党委创设“联盟日”载体,链上企业轮值开展共建活动,实现资源有序流动,保障要素精准对接;建立“开放合作”机制,探索科技创新联合攻关、科技项目联合申报、科技人才联合引培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企业抱团共赢;建立“履责闭环”机制,通过每年年初分解重点任务,每月定期调度强化执行,每季度组织现场观摩评审,年底开展述职评议,促进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打造联盟党委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攻克铸造产业发展堵点难点,靖江市绿色智能铸造产业联盟党委成立了铸造产业共性技术“攻坚支部”,持续释放红色动能。“在铸造产业共性技术攻坚支部的协助下,我们启用了‘改良泡花碱+固化剂’工艺。相比以前,不但没有气味,而且耐高温,浇铸质量可控,废沙可循环再利用,既提高了产量,也实现了绿色环保。”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志斌高兴地说。

目前,“攻坚支部”10名党员齐心协力攻克了“万吨级废弃活性炭高效再生装备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共性技术课题,申请发明专利5项,助力铸造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589.41万元。同时,成功优化了企业“改良泡花碱+固化剂”工艺,使浇铸质量可控,废砂可循环再生利用,提高了产量,每吨铸件可节省成本2000元。

02

激活产业“聚变效应”强链

“研发新型技术领先燃料舱,打破国外B型舱技术专利垄断,实现国产化并投入实船应用,是公司亟待突破的难题。”在靖江市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开展的“一线访”调研中,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灿荣这样说道。调研组随即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靖江市工信局、科技局、发展改革委等共建单位的意见,并迅速成立科技赋能服务专班,依托已有的创新平台体系面对面帮助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技术攻关过程中,科技赋能服务专班积极牵线搭桥,全力促成江苏新时代造船与中船总公司第七○八研究所、第七一六研究所,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研究院所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下,企业项目攻关团队顺利攻克了LNG燃料B型舱总体设计与计算方法、制造技术及工艺、制造质量管控技术、制造过程辅助决策技术等四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蒸发率与温度场计算、液舱晃荡分析、疲劳裂纹扩展计算、LNG泄漏量计算等关键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有力推动了我国绿色低碳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掌握了B型舱自主集成设计能力,为LNG新型动力船舶的研制提供有力支撑,奠定了企业在LNG动力船舶的技术领先优势。”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金自信满满地说。在产业联盟党委的牵线搭桥下,政企研三方合力攻克了关键技术,上争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452万元,自主研制的B型舱已转入应用市场。作为船舶产业下游供应商的靖江市富源船舶配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配套船用法兰。“LNG船舶需要‘定制’法兰,仅仅依托我们的现有技术很难进行升级改造。”在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首期“联盟日”活动中,公司副总经理曹中权提到了这一难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建到哪里,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在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的牵头组织下,富源船舶得到了龙头企业新时代造船的技术支持,生产出可替换式船用LNG供气系统双层管法兰、高效减震散热法兰,大幅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了本地配套率再上新台阶。

“目前,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覆盖的20家船舶配套企业中,有8家企业与我们有业务合作,涉及船用锚链、法兰、标准件、PE管、舾装件、甲板敷料、橡胶地板、船用家具等,年度配套金额达1.5亿元。仅船用锚链一项,年度供货量就接近5000万元。”靖江市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兼职委员、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党办主任黄斌说。

除了不断发掘自身潜力,靖江市还注重跨区域联动,不断扩大产业“朋友圈”。“我们要主动‘走出靖江找朋友’,推动铸造产业补链强链、做大做强。”绿色智能铸造产业联盟党委书记、新桥镇党委书记陆红娟表示,要经常组织成员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攻克技术难关、改良铸造工艺,大踏步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迈进。

2023年以来,绿色智能铸造产业联盟党委先后组织会员单位赴苏州、兴化、常州等地考察交流,并与苏州市靖江商会、兴化市铸造行业协会等签订联建共建协议,在共建产业链党建大平台、打造产业优势区等方面达成共识,有效促进了铸造产业的跨江融合、南北联动。

03

营造产业“最优环境”固链

靖江市探索通过“联盟党委统筹资源+链上企业互惠共利”双轨推动、“织密党建网+提升治理网”双网护航、“供给侧发力+需求侧加力”双向促进,全力打造护航体系,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联盟党委主动靠前服务,通过“一线调研,梳理形成三张清单”“搭建平台,资源要素精准对接”“评估总结,惠企政策集成推广”三步走,形成服务闭环。

“我们扎实开展‘百链千企’蹲点解剖行动,对助企服务进行提档升级,推动成立靖税青年服务队、科技人才服务队、金融服务队、律师服务队、群团服务队等五支服务队,深入企业一线问需求、送政策、解难题,以务实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靖江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张伟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靖税青年服务队全力推进税费优惠政策快享直达,靶向服务江苏新时代造船享受出口退税3亿余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1亿余元。律师服务队“一企一策”提供“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357次,常态化推进“解纷护链”工程,妥善处理涉企纠纷166件。群团服务队积极举办“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职工技能竞赛,策划推出“靖享星期六”系列活动20余期,用心画好职工、企业共赢的“同心圆”。

同时,联盟党委精准回应企业需求,通过“企业点单,产业红领登记上报”“党委派单,协调部门接单处理”“反馈评价,确保件件有落实”,形成诉求回应闭环。

针对新扬子造船提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情况,靖江市公安局推出“织密‘防护网’守护‘小幸福’”系列反诈宣讲活动,并覆盖到江苏新扬子造船、江苏新时代造船等船舶制造企业一线职工,帮助他们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江苏新时代造船提出的用电增容申请,国网靖江市供电公司两个月内为企业完成用电增容8000千伏安,短时间内帮助完成6.145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验收送电,实现月均发电量50万千瓦时,每年可帮助企业减少用电成本300余万元。

“我们坚持‘脱虚向实’工作导向,企业发展需要什么,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就瞄准什么,让惠企温度可感可知、惠企力度见行见效。”靖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鹏建表示。

各产业联盟党委精心打造集交流合作、联系服务、人才服务、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建综合体、空调行业协会党群服务中心、绿色智能铸造党群服务中心,全力保障链上党员职工学习有场地、交流有平台、教育有载体,加快强链延链补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靖江市委组织部

作者:靖组

编辑:陈佳佳

制作:李梦苇

审核:王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