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糖友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却总觉得浑身乏力,没精神,更糟糕的是,这些症状在休息后也没有改善,这是怎么回事呢?又该如何应对?

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认为,糖尿病引起的神疲乏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表现为无法抵御的持续性精疲力竭感,包括以身体功能与活动耐力下降、易疲劳等为主的躯体性疲乏、无力;以及以脑力活动能力与兴趣下降等为主的脑力疲乏、精神不振。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糖友血液中的葡萄糖长期无法进入细胞所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是由于糖友的胰岛素抵抗或胰岛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不足(或效能降低),糖分都堆积在血液中,很难被细胞有效利用。身体需要的能量得不到及时的供给,就会出现乏力和疲劳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做一个比喻,这就像是人需要吃饭来维持能量,而葡萄糖,就是细胞吃的“饭”。正如人要摄入食物,细胞也要靠吃血液里的葡萄糖来维持细胞的活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细胞的功能,支撑人体的日常活动。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理原因,血液里糖分过高,但细胞里却缺糖,细胞一吃不饱饭,自然“没力气干活”,也无法进行正常的自我修复、新陈代谢,导致身体机能越来越差,由此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的现象。

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在临床中发现,超过2/3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神疲乏力的问题,但这种症状经常被糖友忽视,误以为只是生活压力大、工作太累、缺乏休息等原因造成,导致很多糖友的血糖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其实,糖友长期的神疲乏力,不仅可导致糖友的身体不适,还会影响情绪、免疫力、血液循环,甚至会损伤神经系统,危害心血管健康等,由此为血糖控制增加难度,促进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所以,当糖友长期出现浑身乏力、没精神等问题时,一定要及时警醒,这是提示我们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病情正在逐步进展,应及时就医治疗。

中医认为,糖友出现神疲乏力,多是“消渴”日久,迁延失治耗伤气血,导致气血亏虚所致,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素问·示从容论》指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属于中医学“虚劳”、“郁证”、“体重”、“四肢不用”等范畴。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在临床中,以国家医药发明专利《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为基础,根据患者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肝肾亏虚等证型的不同,通过益气健脾,祛疲提神、养阴柔肝、补肾固元等治则,临床收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