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女子比赛里出现的男跑者,跑起来是一种什么感觉?

“她们是绿叶,我们成了鲜花。”

“爽!”

“比较轻松,没有太大压力……”

面对WR采访,很多参加比赛的男跑者给出了他们心中的答案。

5月19日,一场在云南小城弥勒举办的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浪漫开跑。3500位男生站上半马和十公里的赛道,跟4500位女生一起完成一场别样的马拉松比赛。

01.

想追上女生,要有实力和策略

“ 女人是一个多么让人心动的词汇。我是如此喜欢女人。女人是冰心先生口中的至真至善至美,她说世界上若没女人,世界至少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林琳在5月19日参加完弥勒女子半马后,如是说。

跑过上百场比赛的他来之前还挺忐忑,担心如果只有几位男跑者在一大群女生里跑会太过尴尬,但来了后发现,担心有点多余。

女子半程马拉松,lady first——女跑者先于男跑者15分钟出发。但基于配速,“男追女”的局面一定会发生。林琳也说,这个赛制的设置给了男跑者心理刺激——要追上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弥勒女子半马赛道上的女兔子。

他在跑了六公里左右时,追上关门兔。后来跑一段看到一组兔子,又接着追。这种心态导致他前半程非常亢奋。但过猛的前半程导致他十五公里后体能吃紧。

用他的话说,自己开始边跑边胡思乱想,“跑道上的男追女也要做好思想和体力准备,跟生活中的男追女一样,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和策略,想追女生也没那么容易。所以男生要始终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很好的分配,不要轻易被外界干扰。”

追赶女跑者的过程,让林琳有了一种“回到校园操场”的感觉,“穿梭在女生跑者中,仿佛回到在操场上一起跑步的状态。这和在家小区楼下自己一个人跑完全不一样。你总会在操场发现前方有身材不错的女生在跑,使使劲儿能追上她。这也让你有一种力量感。”

有百场马拉松经历的林琳跑步12年。他刚开始跑时,女跑者在赛道的比重非常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生站上赛道,这份变化让他为女生骄傲——

“女性在社会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她们承受的压力没比男生少。很多主外的男生回家后可能都不再参与家务。但女性在外工作后,还要面对柴米油盐。如果还有养育,真是无法想象的压力。这种情况下,运动是很好地排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女生用奔跑这种最简单的运动方式,在鸡毛蒜皮的生活里学着调节情绪,用更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压力。我能感受到在赛道上的女生迸发出的一种温柔也坚定的力量,这和一场混合马拉松带给我不一样的感觉。”

02.

跑圈情侣各自约定:拿下第一

朱仁学和张开琴在弥勒就继续了一把浪漫。一位是参加过里约奥运会的中国男选手,一位是从体制内退役,在呈贡基地边上班边跑比赛的女精英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十余年爱情长跑,张开琴(右)与朱仁学(左)在2024弥勒女子半马官宣,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

去年的弥勒,张开琴和朱仁学参加的是“情侣组”比赛。朱仁学全程陪跑,因为比赛要求俩人一起冲线。

今年来弥勒,他俩选了“团体组”比赛。跟个人赛不同,这个组别是两人比赛用时相加,用时最短的组别为冠军。张开琴说,同一天开跑的大理马拉松也邀请了他们,但他俩还是想在弥勒共同完成一场马拉松。

“如果是去年他陪我跑就没什么压力,跟玩儿似的。但今年是两个人成绩相加排名次。现在做了教练的他,训练没那么多了,而且从5月2日秦皇岛出差回来后,还阳了一次。所以我就想自己能快一点是一点。”一向要强的张开琴赛前给自己提出了要求。

这一场马拉松过后,从15岁就相识的俩人将结束爱情长跑,步入婚姻殿堂。

张开琴说,报名时并没仔细看太多竞赛规程,以为和去年“情侣组”一样要一起冲线。但赛前5天才知道,团体赛各跑各的,用俩人成绩总和来排位次。“因为男子要晚15分钟发枪,那时我就知道,除非他跑到67分内,否则肯定追不上我。”

一切都在张开琴的掌握。比赛中,只有五位男选手在最后600米时,追上并超过了她。赛后她还讲,如果自己状态再好一些,前三名未必追的到她。

朱仁学说,跑到20公里时,听到主席台一侧的主持人喊“现在冲线的选手是张开琴。”他知道,该努力的是自己了。因为他们约定,“各自努力,必须拿下第一。”

03.

在赛道没找到女朋友,

赛后把玫瑰花送给她

在昆明师范读运动教育的大一学生刘明昌在赛道超过女生时,没送出玫瑰花,却在15公里的喷淋点,收到一位女工作人员送给他的玫瑰花。

他说,这是人生第一次收到玫瑰花,还有点激动。终点处,他拿着花等没完赛的女朋友。

“在一群爷们中跑步,心态比较激进,有一种你跟我比、我跟你比的较劲。但在女生中跑步,心态比较放松。她们不会像男生大喘气那样直接,我在赛道上看到有些女生,已经感觉到她们跑不动了,但还是咬牙继续跑。”

刘明昌说首半马在去年的抚仙湖,跟着男生跑的他最后两公里时跑崩了。这次1小时41分平稳完赛。之所以来弥勒,因为第二天是520,想在赛道上跟女朋友用这种方式浪漫一下。

其实开跑前俩人就约定,晚15分钟出发的刘明昌在后面追女朋友。追上的话,就能一路带着她跑了。但还是错过了。“我一路都在看,在找她,但可能转弯等一些地方人特别多,还真不一定看到,所以还是错过了。”

“我会把收到的这支玫瑰花送给她。”刘明昌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玫瑰花是弥勒女子半马赛道上出镜率最高的道具。

曲靖人牛利民平时的跑步节奏是跑一休二,每次只跑5公里,在当下只能算“佛系跑者”。也是跑到15公里左右时,他岔气了。“有个姐姐教我方法,一直在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可惜我没记住她的名字。这支玫瑰花应该送给她。”

现在中小学都在“减负”,所以身为小学数学老师的王明童周末都有时间出来跑跑马。他说,比赛前就做好了要在女生跑者长时间穿行的心理准备,他形容在14公里开始的这种感觉,“像蛇一样穿行”。

从北京赶来的朱明完赛时间定格在2小时14分。他去领物时,在领物包发现一条运动短裤,这给了身为男选手的他一些惊喜。晚开跑15分钟的设置,让朱明感觉到第一赛道不拥挤,第二作为女子半马,主角就是所有的女跑者,应该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献给她们。作为男生,参加这样比赛的职责就是做合格的“护花使者”——把女生陪衬好。

04.

精英选手说有被浪漫包围的感觉

跟大众选手重在参与不同,精英选手参赛还是会对自己有成绩要求的。

来之前,姚妙有些犹豫。因为比赛对她本来定好的训练计划有干扰。她要让教练做一些调整。但由于之前参加过弥勒女子半马,比赛的氛围和环境给她留下很深印象,所以犹豫再三,她还是前来参赛。

姚妙说,男选手晚15分钟出发,他们怎么追都追不上的。自己要做的就是在赛道上完成训练计划,其他都没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妙收获今年弥勒女子半马第三,国内第一,1:16:27的成绩突破了自己此前在这条赛道上的纪录。

斩获男子国内第一的34岁选手杨定宏也是第一次参加女子半马的比赛。他说,在以往的比赛中可能更注重竞技,会给自己内心比较紧张、压抑的感觉。但参加女子比赛的全新体验让他比较放松,有一种被浪漫包围的感觉。

比女生晚15分钟出发的杨定宏在3公里后就开始在人群中穿行,大概到7公里左右就慢慢进入自己的节奏。他说,在穿行的时候有好多他超过的女生看到男子第一集团赶上来时,会主动让出道,边让边喊加油,那一刻让他内心挺暖的。

05.

男生参与人数

从1000人扩大到3500人

作为弥勒女子半马赛事的运营方,博捷体育的老板也是一位女性。62岁的郭建英在国企退休后,投身于马拉松赛事浪潮,创办博捷。

她讲道,有一组数据显示,云南的马拉松赛事参赛选手性别比例约为8:2,女生占2成。他们发布配速员招募投票活动后发现,得票最高的男配速员达5000票。这个细节告诉她,很多男选手是愿意来参加赛事的。所以今年组委会把参赛规模从1万人扩大到1.5万人。

郭建英透露,去年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事给当地带来3.46亿的经济效益。今年扩大参赛群体后,希望能对当地经济有更好推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弥勒女子半马被看作是国内“最浪漫的半马赛事”,起跑前,不仅赛道撒满玫瑰花瓣,甚至还有直升机在空中撒下玫瑰花瓣。

去年弥勒女子半马只有约1000位男选手参与“情侣组”的比赛。今年赛事最大的亮点是扩大男选手的参赛范围。今年参与半马、十公里和团体赛的男选手约3500人,女选手有4500人,其余为迷你跑。

郭建英说,未来的目标是办一场纯女子的半马赛事。但当下,只有先让人群参与进来,知道弥勒,愿意来参加,才能慢慢扩大影响力。用她的话说,现在在“培养土壤”阶段。

郭建英表示,博捷体育办赛事的一大特点是每年都要有新的亮点。今年弥勒女子半马的亮点是——男追女。这是在全国女子比赛中没有过的创意——在赛道追上女生,送她一支玫瑰花或终点牵手冲线都是很浪漫的。

未来,男跑者们,你们还会参加一场女子比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主笔:默默

设计:viuviu

图片:李昱廷 大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