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人间悟事

编辑| 人间悟事

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在5月8号成功进入环月隧道飞行,过不了多久就能进行下一个阶段,采集月球素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英国媒体却发文揣测我国的行动,表示我国的目标并不是月球,我国最终的目标应该是火星,英国媒体为什么这么揣测,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到太空中,此次登月的目标是前往月球的背面,采集月球背面的样品并且返回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也不知道嫦娥六号在前往月球背面的期间会发现什么,毕竟这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这趟旅途中充满着未知性。

5月8日,嫦娥六号成功实行近月制动,依照预期顺利的进入环月轨道飞行,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着陆下降到月球的阶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六号从进入轨道到登陆月球,再到采集样品,最后到回归地球,一共要经历11个飞行阶段。

这11个阶段是环环相扣,只要一个步骤没有达到预期,那么本次月球背面的采集之旅就只能以失败告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嫦娥六号的月球背面采集之旅可谓是万众瞩目,它将在整个月背地区进行53天的停留,等嫦娥六号回来之后,它所带回的样品将会被送到科学家们的手中进行研究。

消息来源:光明网官方账号,2024年5月8日发布——《月背智能采样!嫦娥六号53天太空“出差环环相扣、步步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能够登上月球的国家只有四个,除了我国之外,其余三个分别是美国,苏联,以及印度,其中印度就不过多赘述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的美国,它最后一次登月居然是在1972年,不知道为何如今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美国再也没有进行过登月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老大哥苏联在解体之前,最后一次登月是1976年成功发射的月球24号,后来继承苏联科技的俄罗斯数次尝试登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3年研制出了月球25号,但可惜月球25号在进入月球轨道之后没多久,探测器就出现了异常,最终与地面观测人员失去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对比看来,我国是目前所有有能力登上月球的大国中,最频繁登月,并且次次成功的国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我国的又一次成功登月,某些看着眼馋的西方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发文表示中国登月只是一个幌子,其中肯定掩盖着别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记者安德鲁·琼斯发文表示,中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送,昭示着中国对于太空宇宙有着更大更雄伟的目标,获取火星样本很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样本的研究都让人类对宇宙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不敢想象火星样本又能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据他了解到,目前美国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也在研究如何获取火星样本,如果这个复杂的项目真的被中国所攻破的话,那么中国可能又一次成为第一个完成太空壮举的国家。

消息来源:环球时报官方网站,2024年5月14日发布——《英媒:嫦娥六号只是中国探索太阳系雄心“初试锋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因为本次嫦娥六号探索的月球背面,目前没有国家探索过,所以许多国家都高度关注嫦娥六号未来带回的样品,以及拍摄的月球背面的影像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各国都签订了《外空条约》,条约中也有提到宇宙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宇宙探索应该进行国际合作。

但是这些国家还是担心我国会把材料带下来之后自己研究,不带他们玩,更是害怕我国私吞珍贵的月球背面材料,于是纷纷跑过来与我国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身上有着四个国际包裹,法国氡气探测仪负责对月球开展原味探测。

欧洲的分析仪则是对月球表面的负离子进行探测并加以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巴基斯坦的轨成像技术以及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国的科技技术都在支持着本次嫦娥六号的月球背面采集之旅,所有科研人员都翘首以盼的等待着这次的探测会带给全人类一个怎样的惊喜。

消息来源,金台资讯官方账号,2024年5月11日发布——《外媒高度关注嫦娥六号“奔月”--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被寄予厚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一次次登月行动,全人类都有目共睹,可能很多人都对中国的频繁登月抱有一个疑问,中国为什么要登月?

毕竟美国俄罗斯都早早的停止了登月计划,目前只有中国一次又一次不辞辛苦的登上月球,最终在登月航天这个赛道成为了领跑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登月这个问题,我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给出了答案,他表示从古时开始,我国就有很多跟月亮有关的诗词,嫦娥系列探测器也是从嫦娥奔月这个典故中得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月亮情有独钟,古时候的人们畅想着月亮上面住着仙人。

现在的人们畅想着月亮上面有外星生物,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好奇一直都没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探索未知世界本来不就是人类的天性吗,人类生来就会对事物感到好奇,追寻梦想了解真相,不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吴伟仁院士还表示,人类终将是会向外拓展,走向深远空间的,而登月,探寻宇宙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地球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任何一颗行星的相撞都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一个直径10公里的行星如果撞击了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威力相当于上百颗原子弹在地球爆炸,相撞的区域在几十年间,一直都会被撞击产生的灰尘笼罩,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消息来源:中国政协报官方网站,2024年4月19日发布——《吴伟仁:中国人为什么要探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科技力量日益强大了起来,成为了世界航空领域的领跑者。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会在航空领域发展出更伟大的成就,也相信未来嫦娥六号带回的样品会给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