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近年来,秦皇岛抚宁区不断拓展宣讲渠道、创新宣讲形式,持续在品牌化、多元化、特色化上下功夫,推动理论宣讲更加“有声有色”。

“宁心向党”让理论宣讲品牌化。抚宁区建立制度常态化、队伍多样化、活动特色化的理论宣讲模式,形成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先锋模范讲典型、群众百姓讲故事的宣讲格局,积极打造“宁心向党”理论宣讲品牌。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建立健全理论宣讲人才库,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语言表达好的优秀人员,组建“时代先锋宣讲团”“红烛宣讲团”“云端力量宣讲团”等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宣讲团队40余个,宣讲骨干350余人。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理论宣讲315场,受众10000余人。

“三个借力”让理论宣讲多元化。该区借力网络平台,让“云端”宣讲有声有色,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快手、抖音、微信矩阵群等平台,发布宣讲内容、开设“红色直播间”等,方便广大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学、互动参与学;借力于“微阵地”“家访式”宣讲,针对受众对象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性质不同,将宣讲场所搬到小区、田间地头、商场广场等,开展沉浸式、互动式的理论宣讲形式;借力于“半边天”力量,组建“红色巾帼”宣讲团,开展“讲好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革命母亲故事宣讲进基层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巾帼宣讲活动12次,惠及妇女群众1200余人次。

“三个结合”让理论宣讲特色化。该区将理论宣讲与文艺宣讲、非遗传承相结合,通过“送戏下乡”“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推进理论传播;理论宣讲与乡村振兴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等宣传活动相结合,打造“理论+”的特色化、互动化理论课堂,多渠道、多角度推动党的理论宣讲深入民心;理论宣讲与红色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好白家堡子、单家庄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挖掘讲好红色故事。(陈永存、陈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