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的呼唤:
钱之初的自我寻根之旅
钱之初,于1977年降生于湖北恩施的巴东县,自幼便对家乡的漆艺怀抱着浓厚的热爱。他出身于一脉相承制作木胎漆器的家庭,在童年的课余与假日时光中,他总是在工坊中忙碌,或是磨光木胎,或是涂抹漆料。那些无法亲手参与的复杂工序,也常见他驻足旁观,目不转睛地学习数小时。祖辈们精湛的工艺,每一刀、每一凿,都深刻地烙印在他的记忆中。当其他孩子在野外嬉戏时,钱之初却选择在漆器的世界中寻找乐趣,这份独特的童年经历,让漆艺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尽管如此,钱之初并未立即继承家业。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在广东从事与弱电工程相关的职业,那里的收入让远在家乡的亲人羡慕不已。然而,他内心深处始终感到不满足,常言道:“虽能赚钱,却难得快乐。”他所在的巴东县,虽地处偏远,但漆艺的传统却历久弥新,从种植漆树到制作漆料、涂漆和木胎,一切都有条不紊地传承下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正是这种传统的纯粹性,让这门世代相传的手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钱之初深感:“若我不承担起这份责任,这门艺术或许将湮灭无闻,这是我,乃至所有手艺人的使命所在。”于是在2006年,他毅然决然地放下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木胎漆器的传承之中。这份选择,不仅源于弟弟的放弃,更源于他内心深处的呼唤——漆艺是他寻回自我本源的途径。
在漆艺的道路上,钱之初并未因缺少系统的学习而退缩。他童年时期的观察与记忆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在广东工作期间的一次偶遇,也让他与艺术设计结下不解之缘。在广东省科委任职期间,他曾协助一位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制作书籍,连续三天三夜的辛勤工作,最终使得该书籍大获成功,教授也得以顺利前往德国展出。钱之初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教授,回国后,教授赠予他一张听课证,这张证书为他带来了两年的美术教育,虽然绘画并非他的强项,但设计纹样和器形却游刃有余。
家族的传承、艺术的机缘、内心的渴望,这一切仿佛命中注定,将钱之初引向了漆艺之路。他的人生如同一张网,每一次的经历都是网上的一个节点,共同编织出他的漆艺生涯。与其他传统手艺人不同,钱之初凭借其计算机科学的学习背景,展现出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创新尝试。
漆与木的对话:
传统工艺的现代性转型
在荆州的传统工艺领域,钱之初的制漆工坊独树一帜,肩负着漆器制作的艰巨任务。这个空间虽不算宽敞,但设备一应俱全,尤其是那台由不锈钢打造的庞然大物——生漆精炼装置,成为了这次探访的焦点。该装置是基于钱之初负责的“天然生漆深度加工技术”科研项目而设计,该项目是湖北省的科技重点项目。工作站里的这些设备是他多年构思的实体化,经过六年的调试和试验,才呈现出我们所见的第四代模型。
这套装置的核心理念,简而言之,就是在真空环境中对生漆进行高效率的精炼。所谓“高效”,传统的精炼方法需要约半个月的时间和十个搅拌器同时作业,才能生产出大约150公斤的精炼漆,且不计算过程中的损耗。而且,传统方法需要持续监控和调整,最终生产出的漆粘度较高,不易涂抹。相比之下,新的精炼系统能在一天内生产至少100公斤的高品质精炼漆。
在将机械技术融入手工艺的过程中,钱之初取得的另一项成就是利用编程辅助设计和数控机床来加工木胎。在他看来,父辈传授的手艺纯粹而精湛,“我们从中学到了技巧,并理解了漆与木材的性质”,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和质量都建立在这基础之上。然而,在与设计师合作或接受定制订单时,面对图纸上不熟悉的线条,钱之初发现自己的“手感并不熟练”,而计算机辅助设计则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线条的生硬感,使得成品造型更为精确,生产效率也得到提升。
将机械技术整合进手工艺,既保留了传统工艺对品质的追求,又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这无疑是手工艺融入现代社会的有效途径。钱之初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他仍在不断探索之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