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呆爸第951篇原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把谢烨打了!”

在电话里,顾城惊慌失措地告诉姐姐顾乡。

提起顾城,在当年的文坛史上,谁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写过无数惊艳众人的诗歌。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当时,大家都认为顾城是个想救赎世人脱离苦海的天才诗人,对他崇拜程度不亚于今天的追星。

然而,又有谁能想到,这个想救赎世人的顾城,却偏偏是个人间悲剧的制造者。

1993年,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顾城杀死妻子谢烨,随后自缢。

那年,他37岁,谢烨35岁,被别人抚养的儿子才5岁。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顾城作出如此可怕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1956年,祖籍上海的顾城出生在北京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

他的父亲顾工曾是一位著名的军旅作家兼诗人

在父亲的熏陶下,顾城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顾城就已经学会认字、读书了。

在七八岁的年纪,他不但看完了四大名著,甚至还能一字不漏地将它们背诵下来。

在四大名著中,顾城最喜欢《三国演义》,因此他常常会把《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不过,顾城的性格尤为孤僻,他不喜欢人多,当越来越多人聚集在他身边时,他会不顾情面,直接转身离开。

1969年,顾城的父母被下放到山东一个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前往山东时,父母把13岁的顾城也带上。来到农场后,顾城便跟着父母种田养猪养鸡,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两眼无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身份和性格等各种因素,顾城在农场里一个朋友都没有。他看不上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乡巴佬,而别人也同样不喜欢他的孤僻内向。

因此,独来独往的顾城便在劳动之余,开始搞文学创作,倒也自得其乐。

1974年,在农场劳动5年后,他们重返北京。

回到北京后,18岁的顾城开始找活干。他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工作,只要能糊口,他都来者不拒。

同时,他也开始在《少年文艺》《北京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

很快,他的作品就得到了一部分文学爱好者的赏识和追捧。

众人的赞誉让顾城感觉很有成就感,在极大的程度上,也激发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热情。

那时,顾城似乎变得稍微开朗了一点,甚至愿意与人进行交流,并开始积极参与全国各地举办的文学交流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7年,顾城在《蒲公英》发表的作品意境深远,一经发布,就在诗歌界引起了轰动。

“朦胧诗派”就此诞生,顾城则被认为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

然而,顾城却不在乎这些称呼。他只知道相比当年下乡的日子,在诗歌的王国里是自由自在的。

后来,顾城在机缘巧合之下邂逅了谢烨。

那是1979年7月,在上海回北京的火车上,顾城遇见了比他小2岁的姑娘谢烨。

那时, 年方才21的谢烨,明眸皓齿、温婉动人,让顾城对她一见倾情。他将手中的报纸戳出两个洞,为的是能一直看着坐在对面的谢烨。

当得知,坐在自己对面的男人正是著名诗人顾城时,谢烨激动不已。

原来,谢烨也是个喜欢文学的女子,平日里也总是喜欢写一些散文和诗歌,之前也会经常发表一些作品,可以说顾城也是她崇拜的偶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或许在冥冥之中,缘分早已天定。

“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

“我们什么都没说,可我们都知道这是开始不是结束。”

仅仅一张纸条一首诗,便足以让两个年轻人在眼波流转之间情定终身。

然而,在下车时,害羞的顾城却不敢直接挽留谢烨,就把地址写给了对方。

没想到谢烨后来真的拿起顾城的地址,在偌大的北京城里到处寻觅。

再次见面,两人都激动不已,紧握对方的手,恨不得从此形影不离。

然而,谢家却强烈反对女儿这桩婚姻,理由是顾城没有固定的职业,生活不稳定。

可彼时的谢烨已经沉溺在爱河里无法自拔,不管家人怎么反对,都阻止不了她嫁给顾城的决心。

而顾城更是如此。

为了能天天看到谢烨,他就把一个貌似棺材的箱子放在谢家门口,自己天天睡里面,完全无视别人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疯子,顾城还特地跑去医院做精神鉴定,以证明自己是正常人。

好事多磨。

磨了整整四年后,感情越发深厚的他们如愿步入婚姻殿堂。

在诗里,顾城多次说“你是美的”“你是大海唯一的珍奇。你是我唯一的宝贝。”

从顾城写的诗来看,婚后,他们曾有过一段甜蜜的生活。

遗憾的是,这段甜蜜的时光没能一直延续下去。

1986年,在昌平诗会上,李英经人介绍,认识了顾城和刘湛秋。

李英对文质彬彬的顾城一见钟情,欲罢不能。

那一年,顾城才刚满30岁,已结婚3年。

尽管清楚顾城是已婚男子,但李英还是无法遏制自己的爱意。

她曾这样说:“每次我一见到他,就感觉到自己像是走进神圣的殿堂朝圣一样,精神世界在瞬间被他那光辉夺目的光环所笼罩”。

1988年,奥克兰大学慕名聘请顾城前往新西兰,担任其亚语系研究员,负责讲授中国古典文学。

李英听闻,就在顾城夫妇前往新西兰的前一天,匆匆赶到顾家,当着谢烨的面,深情地向顾城告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当时谢烨就在旁边低着头看报纸,至于顾城应该是深受感动的吧。

没想到,在大学任教不到一年,顾城便厌倦了教学工作,带上妻子逃到距离学校20多公里外的一座岛上。

这座小岛景色异常优美,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顾城见状大喜,立刻就把这座风景优美的岛屿取名为“激流岛”。随后在岛上买房买地,养鸡种菜,过着逍遥的隐居日子。

而留在北京的李英,则和已婚的刘湛秋走到了一起。尽管如此,李英和顾城有着频繁的书信往来。

1990年,李英应顾城邀请,离开刘湛秋,前往新西兰激流岛。

李英的到来,对于顾城来说无疑是一道光,因为,他觉李英才是自己的灵魂伴侣。

久而久之,两人就在谢烨的眼皮底下发生了关系。

或许谢烨是疲倦了吧,竟允许了顾城和李英的关系,就这样,三个人生活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原来,谢烨的婚姻生活,并没能像顾城所作的那些诗歌般,充满诗意与远方。

结婚后,谢烨就成了顾城的监护人。她不仅要担当妻子的角色,更是需要给顾城提供母爱般的现世安稳。

谢烨不仅要管他衣食住行,还要管他的稿子整理,诗集出版、翻译、版权代理等。

而顾城,好像除了写诗,其它什么都不会。

他把脏衣服泡在水里,泡几天后就直接拎起来晾晒,说“水会软化污垢”。

他做的菜,从不切。比如白菜他不切,整片煮,肉,不管大小,也是整块煮。

如果,谢烨外出不在,顾城就会衣衫不整,食不果腹。他的生存能力极低,没有人照顾,他根本就无法生存。

在遇见谢烨之前,顾城有父母照顾,长大后要出门,是姐姐顾乡寸步不离陪着他走南闯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度,顾城把北岛当成大哥,一直老老实实地跟北岛的后面。

北岛原名赵振开,和顾城一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朦胧派诗人。

直到遇见谢烨后,顾城身边的“监护人”才都松了一口气。然而,谢烨却难了。

顾城对谢烨有着极其强烈的控制欲,要谢烨辞职在家照顾他,不打扮,不戴首饰,不剪头发,不和异性交往,甚至不能阻止他有第三者……

或许是因为爱和崇拜,所以谢烨愿意一一忍受。

自结婚以来,谢烨曾两度怀孕,但都没能把孩子带到人间,原因是顾城反对要孩子。

后来,移民到新西兰时,谢烨又怀孕了,顾城得知后又催谢烨去做人流,是谢烨一拖再拖,最终才保住了这个孩子。

作为母亲,保护孩子是天经地义,然而,在顾城眼里就成为了欺骗和背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遗书里这样写:“烨有许多事瞒着我,她好心、合理,亦有计划地毁灭我的生活。”

虽然,儿子小木耳幸运出生,但顾城认为儿子会抢走谢烨对自己的爱。因此,他讨厌儿子,最后甚至不准谢烨抚养孩子。

谢烨在无奈之下,只得忍痛割爱,把孩子托付给本地人抚养。

然而,令谢烨心寒的是,顾城不仅不愿抚养儿子,还不准她去探望。

或许是儿子的事情,让谢烨对丈夫的崇拜和盲从一点点消退。

因此,对于丈夫和李英的事情,她是视而不见,唯一想见的就是自己的儿子。

彼时,顾城左拥右抱,春风得意。他对“三人行”的关系有过这样的叙述“英儿,你和我骨子里都是一模一样的,可谢烨却不同,她是我造就的。”

然而,三个人的生活毕竟太过拥挤了,对于两人女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李英开始清醒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3月,顾城收到DAAD学术交流基金会的邀请,和谢烨一起前往德国,独留李英一人在激流岛。

他们走后不久,李英就和喜欢自己的英语老师,60岁的约翰结婚,然后去悉尼定居。

一年后,顾城回到岛上后,看见人去楼空,深受打击。他无法接受自己被李英抛弃,更无法接受李英被别人“玷污”。

有气无处撒的他,就把谢烨当做出气筒,动辄不是打就是骂。

那时,谢烨的眼里写满了绝望,然而更让她感到心灰意冷的是,顾城为了纪念李英而专门写了《英儿》这本书,里面尽是描写李英的美好。

1993年10月8日,谢烨终于忍无可忍,决定离开。

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吵嚷嚷提出离婚,没想到,迎接自己的竟是一把斧头。因为顾城无法接受身边的女人相继离开。

谢烨倒下后,顾城就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就这样,顾城与谢烨的婚姻以这种惨烈的方式画上了句号,万幸的是,事发时儿子不在身边。

04.

顾城的姐姐顾乡处理完后事,就把小木耳接到身边,亲自抚养。

在姑姑的抚养下,小木耳开心健康长大。在10岁那年,他曾回北京看望祖父母,其余时间都是在新西兰。

顾家人一直对木耳的遭遇守口如瓶,直到2006年,他们才向年满18岁的木耳透露了一些。幸运的是,木耳以一个强大的内心接受了一切。

19岁那年,木耳以优异的成绩叩开了新西兰名校奥克兰大学的大门,主修工程专业。毕业后,木耳就在新西兰工作、结婚、生子。

如今,木耳已经34岁,和家人过着平静又幸福的日子。

顾城在自缢之前,在给儿子的遗书中写道“愿你别太像我。”

木耳像是听见了父亲的遗嘱,的确没有像他,而是一个独立开朗、聪明温和的人。

于顾城而言,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所造就的。他的世界我们不懂,因此我们无需过多地评论他自身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幸的是,他儿子,小木耳没有因为父辈的罪过而萎靡不振,相反,他用独立、崭新且完整的心态拥抱了这个世界。

正如顾城在《一代人》这首诗里写: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 他用它寻找光明。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 今日视频推荐 ·

在微信视频号里搜索“阿呆爸育儿”

观看每日精选教育、育儿视频

·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