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海,人似小船遨游海上

当大雾遮蔽了航程

总有一个榜样如灯照亮一隅

指引我们走向前方

给我们力量和信心

第二期【榜样说】带同学们走近2024届优秀毕业生榜样——会计专硕2201班马健铭,为大家分享考公经验,希望可以为同学们指点迷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姓名马健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

荣誉奖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毕业生

就业去向:2024年省考上岸

榜样问答

QUESTION.1

Q:能简单地为我们介绍一下国考、省考的异同点吗?考公的目标该如何确定呢?

A:国考的时间在每年的11月底,无论选择哪个岗位,都会在同一天进行考试,考场地点可以和选择岗位的地点不同,可以选择学校的所在市进行,无需前往报考所在地参加笔试。省考的时间不确定,一般在国考之后举行,每个省单独组织考试,需要前往报考的省份参加笔试。这里要强调的是省考和联考是有区别的。联考指的是部分省份会选择在一天进行公务员考试,但考试内容和考试分值等情况不一定相同,需要考试之前仔细准备。同样有部分省份选择不在联考的日期举行考试,像2024年的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省份。

总而言之,国考是全国统一的考试,一个考季每位考生只能笔试一次。省考由每个省份各自组织,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可以参加多个省份的,但要注意考察内容具有一定区别。考公目标的确定需要多方面进行考量,这里仅仅谈及一些参考的维度,比如家庭因素和你的个人规划。不能盲目地进行选择,一定要多方面的考量。

QUESTION.2

Q:考公对常识的积累和书面文字的表达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您在备考过程中制定了怎样的学习计划?

A:常识的考察我认为重要性在不断地提高,像以往部分考生会选择放弃,但我认为这种策略并不适合当下的考试情况。目前考公的竞争较为激烈,需要我们压缩错误。以行测为例,有的考生会在除常识外的部分下苦功夫,不断提高正确率,而当这部分的提高陷入瓶颈之后对自己的试卷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常识才是考生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对常识部分上心,每天用一定量的时间来学习。常识的范围很广,就需要对其中重点的部分进行学习,争取对重点的考试内容尽量地掌握,比如时事新闻和法律部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每天背一点点,当成一种放松的任务来记忆,并且及时地进行回看。重复是很重要的步骤。

书面文字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申论的写作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听课,要自己写。只有动手才能暴露出自己的问题,才能让自己对症下药,不要让考场上的那篇文章是你的处女作。我坚信动手写是提高书面文字表达的好办法。

QUESTION.3

Q:您如何在学业和心理压力下平衡自己的心态、保持学习进度的呢?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

A:在学习的过程中考生会遇到很多事情,会带来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压力,这些压力让部分考生难以应付,影响学习的动力,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在遇到这些压力和困难时,我认为有两种解决办法。

首先就是要和别人表达,表达的对象可以是家人、朋友或者老师,这些人或许提供给你的办法解决不了你目前的问题,但表达困难这个行为的本身就会让你释放压力。因此不要担心你的困难别人能否解决,主动地倾诉出来就很好了。

其次,部分考生的压力来源是自发的,比如今天我没有学习或者学习状态不好都是原因,这种情况下只要继续学下去,享受学习的过程,关掉那些经验帖,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享受自己的每一道错题,坚定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克服这些压力。

QUESTION.4

Q:您认为自己最重要的学习习惯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技巧吗?

A: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就是重复,这也是我的学习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重复是重要的环节。要及时地对自己所学进行二次补充,及时发现自己已经遗忘的部分,这很正常,再次记忆会帮助你记忆得更久。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做一些复习计划,比如今天看前天的知识。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学习习惯,设定计划会加重学习过程中的痛苦和感觉,有许多的突发事件,不可能严格地按照你几天甚至几个月之前的预想来进行,所以要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来回看。这里分享一个我的小办法,当发现做题的成功率有所下降的时候,那就是需要重复的时候。

QUESTION.5

Q:在备考过程中自学还是选择报班有什么建议吗?

A:自学还是报班这个问题好像一直围绕在考生身边,从考研到考公,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报班的考生说自学效率低,自学的考生说报班智商税。好像只有确定了这个才能开始学习一样,我个人认为完全不必在这个问题上思考过多。想自学就自学,想报班就报班,个体之间有差异,只要开始学了,才能明白适合自己的是什么,相比于在网上翻看一个又一个帖子,打开一本书对考试的帮助更大。

QUESTION.6

Q:考公期间如何平衡好考试与毕业论文的关系?

A:平衡考试和毕业论文的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坦白地说,我在这方面的平衡做得也不算太好,我姑且讲一讲我是怎么做的,希望能够起到分享作用。我认为考试与毕业论文的关系说到底就是时间上的问题,在10月和11月这两个月,考公进入了冲刺期,面试和省考将会一直持续到来年的4月。而这个时间段,有论文的中期、预答辩和盲审。如果我们只把思考局限于10月和11月的话,会很难打破局面,这两件事情在时间上是重合的。那只要我们把战线拉长,事情将会完全不一样。这个暑假是非常重要的时间阶段,秋季学期能否过得舒服,全看这个暑假的时间如何利用,在这个暑假可以先完成论文,或者完成学习的提高和部分冲刺阶段的学习,情况就会有显著的变化。如果无法让每天做的事情变多,那么就延长进行天数,一样可以达到目标。

榜样寄语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结语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马健铭学长的分享到此结束。在此祝愿每一位同学能够坚定前行,追寻内心梦想,即使前方充满未知,也请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明天会更好!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文案:研究生会学术部 张瑞欣

排版:师玮

责任编辑:杨洋 张婧茹

审核:鱼莎

商学院商苑传媒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