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在北京的一所医院里,一位87岁的老人因医治无效而宣告离世。当时正值正午,盛夏的烈日灼烧着大地,蝉鸣声声不歇,人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低头叹息,脑海中不禁回想起这位老人曾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与牺牲。这位老人就是华国锋,我国曾经的主席与总理,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华国锋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的一个制革工人家庭,他的家境并不算富裕,在年幼时,父亲就因病去世,只剩母亲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庭。虽然生活艰难,但华国锋的母亲却并没有因此让儿子放弃学业,反而十分支持他去接触新思想。

时值中国新旧交替之际,在学生时代,华国锋就非常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17岁时就加入了抗日游击队。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华国锋不再使用自己的原名“苏铸”,而改名为“华国锋”,并在1938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作为当时的有志青年,华国锋积极参与党内活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并深入群众,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建立抗日群众组织,他呼吁人们要用自己的力量保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直至赶跑日寇。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华国锋一直坚持在抗战一线,从未因失败而放弃,也从未因打击而屈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华国锋同志先后指挥参与了多场战争,并坚决贯彻推行土地改革,他不为自己谋私利,深入发动群众,致力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面对急需建设发展的祖国,他不怕苦不怕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在1949年担任湖南省湘阴县委书记,自此在湖南扎根20年,从最基层的干部做起,只为深入调查,总结经验,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其实按照华国锋的资历,他完全可以留在中央工作,这也会给他带来更好的发展,但华国锋时刻谨记自己在革命之初就坚定的信仰,甘愿为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牺牲个人,这样的精神,值得每一代中国人学习。在70年代的特殊时期,华国锋也遭受到极大的冲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反而为湖南省的稳定和维持生产秩序做出了大量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1年,华国锋被调往中央国务院工作。在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重要领导人相继去世后,华国锋将新中国的担子扛在了肩上,成为了国家的主席兼任总理,他深知自己已经站在历史的分岔路口,更明白他需要拨乱反正,将这个国家重新推回正确的轨道上。而事实也证明,他当时的选择与决定都是正确的。

在他的努力下,特殊时期的阴霾被扫除殆尽,历经磨难的中国再一次迎来了新的篇章。在这之后,华国锋主席逐渐卸下自己肩上的职务,先是在1980年不再兼任总理,后在1981年辞去主席一职。华国锋明白,他可以带领大家走出阴霾,却并不一定适合带领国家继续之后的发展,国家领导人的位置应该在合适的时机交给合适的人,只要祖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他愿意退位让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此一生,华国锋主席都保持着这样舍己为公、磊落光明的优秀品质,在辞去领导岗位后,他也依然关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严格要求自己,对共产主义事业始终保有着坚定的信念。

在晚年时期,华国锋主席就过上和普通人一样的退休生活,不再过问政治,他喜欢练习书法,常常在家里一写就是很久,在一片静谧中,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心也是安定的。

而华主席的后辈们也深受其影响,不愿因华国锋亲属的身份过分张扬,反而个个十分低调,所以在后来,华主席的后辈子孙们大多都改回了“苏”姓。他们继承了华主席的优良品德,生活简朴低调,对人真诚和善,从不凭着自己的身份而谋求特权。他们也如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从事着自己的工作,在各行各位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浩浩荡荡,历史仿佛过眼云烟般从我们眼前飘过,我们有幸出生在和平年代,不必去面对铺天的炮火,也不用去经历艰难险阻。可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该多去了解如华主席一般的先人。是他们将我们脚下的路踩成坦途,也是他们无私的奉献,才成就了今日中国之辉煌。我们应该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尊敬与最真诚的怀念,并把他们当作自身的榜样,将革命精神永记心中,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祖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一起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