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麦客 图 | 网络(侵删)

大家好,我是麦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企圈里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给外企做个综合排名,从低到高大概是: 台企 - 日企 - 美企 - 欧企 - 北欧企。

我在外企这么多年,基本是认同这个排名的。

随着这几年外企的境况与日俱下,现在好像真的只有北欧外企,尚能肩负外企的一些荣光,站上外企的声誉榜了。

北欧是这几个国家:挪威/芬兰/丹麦/瑞典+可以忽略的冰岛。

前面的四个国家,基本是欧洲高收入高福利高生态的代表,常年居于欧洲最发达经济体前几名,也因此,是很多富豪移民的首选地区。

因此北欧的企业,可能确实具备了一些对人比较友好的文化基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我带着WLB(工作生活平衡)的执念,离开A司,跳到离家很近的L司。

L是一家做玩具的丹麦企业,大概熟悉的人很快就能猜到是哪家,里面办公环境一流,入职即配商务电脑和苹果手机,自动升降的办公桌,公区配备零食咖啡等茶点。

尤其办公室里放了很多玩具样品的摆件,常常让人怀疑不在工厂上班,而是在某个儿童游乐室。

上下级工作关系简单,文化氛围开放,工作压力不大,且只限于8小时以内,如果你在节假日过于敬业发工作邮件,可能会被领导提醒要注意保持work 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

在22年下半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欧洲国家通货膨胀,集团因此决定将本在下一年生效的年度涨薪,提前一部分到当年10月就生效,理由就是为了应对通胀,减轻同事们的生活压力,曾让我对资本家一贯的刻板印象大为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点算是北欧企业的好么,也许是,不过我相信每家外企都有自己的一些福利和人性化管理,孰优孰劣不好直接比较,更多看的还是整体的情况吧。

不过在L司,有一个有意思的点,记得刚进入L司,每次去车间经过人行走廊时,经常会听到车间传来很大的音乐声,不是那种轻音乐,而是各种流行歌曲,甚至抖音神曲也都有。

起初听到时还以为是车间的休息时段音乐,但后来发现很多时间段都有,了解后才知道,这是车间的常态,听音乐是车间管理的一部分,员工累了或者有需要就播放,并没有特别的时间限制。

大家都知道,干工厂的,通常会认为现场一定要保持紧张,严肃,专注,才能确保高效和质量。

但是,待过产线的人都知道,现场的作业员经常对着同一个操作,比如打螺丝,封箱子之类,一做就是10多个小时,其实是非常枯燥的。

设备到了疲劳期,性能会大幅下降,人虽不是机器,却有同样的问题。

通过对环境背景的设置,去主动调节人的情绪与状态,对工作效率的帮助会不会正好是正面的呢,我觉得可以思考下。

总之这个管理方式,让我对固化的制造业管理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从另一个维度去理解,当制造产品的"工具人"始终以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进行操作时,除去效率不谈,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会不会是带着这个人的"温度"出去的。

制造者的快乐注入到产品里,当它们到达消费者手里时,能量是否会传递到使用人手里,会不会让使用人也“感受”到这种快乐

快乐是可以传染的,这是快乐的魔力所在,对于玩具而言,有什么比玩起来觉得快乐更重要?

我们经常说,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产,那么,到底该如何对待这个最大的资产,这又代表着什么呢?

其实,说白了,如何对待人的背后,正体现的是你对待产品的态度,产品都是人做出来的,很难想象,人没有处在很好的工作状态下,工厂怎么会处在好的状态下,产品怎么会处在好的状态下?

管理学早期把工人当经济人(工具人),后面发现这样不行,要多从社会人(生活人)看待员工,发现这样也过于绝对,最终需要两方兼顾,慢慢向自我发展人进化。

自我发展人,在安全,生存之外,还有归属,情感,尊重等高层级需求。

社会发展得很快,我们的思想也要跟上变化,不能墨守陈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是全球玩具业排名第一的公司,最近又连续获得全球最有声誉品牌的第一名。

我并非要秀这家公司的实力,其实,我最大的感受是:

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才是员工幸福与企业成功的最大秘诀!

共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MK麦客 : 文字爱好者,自由撰稿人,20年外企老兵,公众号 外企观CHA 主理。8小时内用数字探索商业与管理,8小时外借文字感悟职场与人生。后外企时代,观外企聊职场,共同探索心灵与财富双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