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一段故事。展现老照片的魅力,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要和大家讲一个日本占领山东的故事。

先看一张老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日本大阪朝日新闻报道日军占领青岛的新闻。

日军是怎么占领青岛的呢?

这得从德国占领青岛说起。近代以来,大清被列强欺凌。青岛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列强的占领目标。晚清时期,青岛聚集了不少外国传教士。1897年,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强行租赁胶澳,胶澳成了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在胶澳大举投资,先后建立了港口和铁路,这使得胶澳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成为山东第一大商埠。

我们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7月在欧洲爆发。一战爆发后,袁世凯政府于8月6日宣布中立,不参与任何一方。当时袁世凯还没有称帝,他在大总统令中说:“我国与各国均系友邦,不幸奥塞失和,此外欧洲各国亦多以兵戎相见,深为惋惜……对于此次欧洲各国战事,决议严守中立。”

然而,我们的邻居日本却从这场战争里嗅出了“香味”。本来,一战的主战场在欧洲,距离日本千里迢迢,但是,日本却盯上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如果能够在中国打败德国,那不就能顺利占领山东了吗?

1914年8月15日,日本对德国提出了最后通牒,核心内容两条:1.立即撤退在日本及中国周边的一切军舰,不能撤退的要立即解除武装。2.在9月15日以前将全部胶州湾租借地无偿无条件交付给日本,以备将来交还中国。

德国对日本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日本向德国宣战。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代办马尔参向袁世凯政府表示,德国愿意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还中国。但是,面对这一天大的好机会,袁世凯政府却不敢接收。转而向美国政府求助,请求美国政府代为接收,然后转交给中国。不料,还没等美国政府回复,日本就已经派出军舰封锁了胶州湾。

日德两国在胶州湾开战,袁世凯政府又重蹈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清政府的覆辙,下令中国军队解除武装,划定日德双方交战区,严守中立。

袁世凯作为新上任的民国大总统,既不敢废除晚晴政府和列强签订的一些列不平等条约,也不敢接收外国租界,更不敢干涉列强在中国地盘的上的战争,试问:这样的政府、这样的大总统能够长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为出兵侵占山东青岛。

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山东成了日本人的势力范围。日德战争以日本人的胜利宣告结束。此时,袁世凯政府才发布外交照会,要求日本撤军。但是,日本怎么可能撤军呢?日本不但不撤军,还于1915年1月18日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山东就一直被日本人占领。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宣战,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二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想以战胜身份接收山东,但是日本不同意,要求将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才引发了“五四运动”。

由于中国民怨沸腾,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山东问题仍然悬而未决。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列强又开始讨论山东问题。经过艰难谈判,中日双方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后来又签订了《山东悬案细目协定》和《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中国付出6100万日元,合银圆5445万元,这才赎回了青岛及胶济铁路主权,山东问题算是得到了“圆满”解决。

笔者感言:看完这个故事和这些老照片,你们有何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