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号,两畜生(不好生意,我没想到比这个更合适的词),在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的墓前大搞破坏,用可乐泼洒墓碑,一边唱《海阔天空》,一边爆粗口,用脚踹墓碑,并做出各种侮辱性的动作,最终用铁锤砸烂了墓碑上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已经将二人逮捕,一个15,一个23。

15岁的那个是光头Bob,是个专门靠耍流氓来博眼球的小网红。

有人把这件事类比为那个刺杀了约翰列侬的年轻歌迷马克·查普曼,其实并不准确。

查普曼好歹是真爱列侬的歌,他是个精神病患者,只是困惑于列侬在歌曲里表现的那个理想主义形象,跟他现实中的奢华形象不一致。查普曼认为列侬是背叛了自己的初心。

而光头Bob这厮,还有另一个,他们纯粹就是耍流氓。这是非常无耻且无底线的下作行为。

他们完全清楚黄家驹对于港人的意义,所以才特意去糟蹋他的。如果这次没有被警方逮捕,他们完全也可能去糟蹋张国荣

而这个网红光头Bob,在去年14岁的时候,就去黄家驹的墓前说了很多脏话,但是当时没有动手去破坏黄家驹的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头Bob对着摄像机说,“垃圾黄家驹,认住我喇”。

其实谁认识他这个垃圾啊,光头Bob应该也是个神经病,而且是品质很坏的那种。在生活中一定是个懦夫,所以专门去挑一些墓碑啊,广告人形纸牌去戏弄。比如他之前就拍过一个猥亵广告人形纸牌的短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这种变态情结,跟露阴癖比较像,很应该出来几个人,很淡然的对他说,“你就是个垃圾”,然后再把他收拾一顿,兴许病就好了。

黄家驹的墓碑被毁,不管能不能修复到之前的状态,都令人无比愤慨。

也许就像安迪·沃霍尔说的,这就是一个“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时代。短视频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这种人人希望出名的欲望。这也必然带来了一个劣币驱逐良币,一个比烂的时代。

而黄家驹不仅代表了港人“不羁放纵爱自由”的精神,很多大陆的8090后的人,也是通过他的歌才了解并喜欢香港文化的。

黄家驹墓被毁,这是最伤害香港精神的一次事件,性质超越了香港超过半个多世纪的霓虹灯招牌被摘除的那次。

香港精神的本质并不等同于娱乐,不是灯红酒绿,真正的香港精神,是自由和真诚。

在香港的流行文化进入大陆之前,其实大陆人还不大会表达情感。八九十年代大陆人表达情感的方式,还是会受到儒家文化的约束,或者是受到西方翻译小说的影响,说话总是隔着一层。

但是港人的表达多直接啊,“喜欢你,那双眼动人,笑声更迷人,愿再可,轻抚你”一点都不绕弯子。

而“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更是让很多内地人听得心潮澎湃的。对于内地人来说,香港那就是个彼岸,是个“时髦”的地方。贾樟柯的一些电影中,就表达出了这种冲突和张力。

如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香港流行音乐鼎盛时期,那些群星荟萃,神仙打架的场面,人们之所以会怀念这些旧日的舞台,怀念这些老歌手,是因为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做不到了,现在是一个不修音,就无法唱歌的时代。

香港的文化、电影、音乐各个领域的创作力,一度非常的惊人,像是电影圈的导演胡金铨、王家卫,文化圈的金庸、蔡澜、黄霑、倪匡,香港四大才子,流行音乐的beyond、四大天王和王杰

每次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都让我想到张爱玲小说里的那四个字“回不去了”。

黄家驹墓被毁,港人也在更新换代。

作为新港人的光头Bob为了出名,使劲流氓手段,糟蹋一个逝去的音乐天才。也许在短视频的领域,他做到了,他收获了流量。但是这并不是旧港人的传统,旧港人需要时间去发酵和沉淀。

自由不是消费主义,更不是随意的践踏美好之物,那是野蛮。自由是戴着镣铐跳舞,是在有限的和弦、音符中,演绎一个打动人心的世界。像是黄家驹曾经用《光辉岁月》致敬为人民争取自由、做了20多年的牢狱的曼德拉。用一句时兴的话,他是有立场的。

而黄家驹身上那种自由不羁的劲,那种不羁放纵爱自由,也在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他的歌里,听众能感受到一种人格上的成熟,人们会得到召唤,在某日也可发出自己的自由、真率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