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母亲退休后,她就搬来和我们一起住。母亲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每天的生活就是照顾家庭,做饭洗衣,乐此不疲。她做的米饭特别香,是我们全家的最爱。然而,最近我发现母亲突然不吃米饭了,每次吃饭时,她总是推说自己不饿,或者找借口说想吃点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我以为母亲只是偶尔胃口不好,但连续几周都这样,我开始担心起来。一天晚上,我忍不住问母亲:“妈,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母亲笑着摆摆手说:“没事,就是最近不想吃米饭。”

我心里的疑惑更深了,母亲一向身体健康,怎么会突然对米饭没兴趣呢?我决定暗中观察,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我注意到母亲总是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碌,而且每次做完饭后,她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米饭倒进一个塑料袋里。我开始怀疑,母亲是不是在偷偷喂外面的流浪猫或者流浪狗。

一天下午,我提前下班回家,想给母亲一个惊喜。当我打开门,却看到母亲正蹲在厨房的角落里,手里拿着一碗米饭,正往一只小猫的碗里倒。那只小猫看起来瘦弱,毛色暗淡,显然是饿坏了。

我愣住了,原来母亲不吃米饭,是为了喂这只小猫。我走过去,轻声问:“妈,这是哪里来的小猫?”母亲抬头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我在楼下的巷子里发现的,它好像被人遗弃了,我看着心疼,就把它带回来了。”

我看着母亲,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母亲总是这样,对每一个生命都充满爱心和同情。我蹲下来,抚摸着小猫的头,说:“妈,我们一起照顾它吧。”

母亲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那以后,我和母亲一起照顾这只小猫,给它取名“小米饭”。小米饭在我们的关爱下,渐渐恢复了活力,变得活泼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好景不长,母亲突然病倒了。医生说,母亲需要静养,不能再劳累。我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心里充满了愧疚和自责。我决定,把母亲送回老家,让她在熟悉的环境中好好休养。

母亲回老家的那天,我帮她收拾行李。当我把一袋袋的猫粮和猫罐头放进箱子时,母亲突然拉住我的手,眼中含着泪花:“孩子,妈舍不得小米饭。”

我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安慰她:“妈,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小米饭的。等你身体好了,我再带你回来看它。”

母亲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舍。我知道,母亲对小米饭的感情,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深厚。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照顾小米饭,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母亲回老家后,我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告诉她小米饭的近况。母亲听到小米饭吃得好,睡得好,就会开心地笑起来。我知道,母亲虽然身在老家,但心始终牵挂着我们。

时间一天天过去,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我决定,等母亲完全康复后,就把她接回来,我们一家人,还有小米饭,再次团聚在一起。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母亲为了照顾一只小猫,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这种爱,是那么深沉,那么纯粹。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多关心父母的身体和情感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不吃米饭的故事,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道德寓意。它告诉我们,爱,有时候需要牺牲和奉献。而这种牺牲和奉献,正是家庭和谐,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让我们都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生命,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