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7年的轮椅生涯,他也曾经历消沉、迷茫,最终凤凰涅槃,用轮椅“走”出了一条别样人生,用自强不息的精神生动诠释了生命的逆生长……他就是张掖市集善乐业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负责人刘韦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涅槃重生

1997年,刘韦评经营着一家制衣厂,在本地已小有名气,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让年仅25岁的他遭受高位截瘫,原本蓬勃发展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生活陷入低谷。回忆起受伤后的日子,刘韦评说:“自此以后再晴朗的天空也没有灿烂的阳光。”

“韦评,你要振作起来。这个家不能没有丈夫、更不能没有父亲,没有你我真的扛不住。”看着床榻前憔悴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刘韦评的泪水浸湿了枕巾,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哭成一片。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家人和亲友的关心和鼓励下,刘韦评渐渐振作起来,“哪怕站不起来,我也要挺直腰杆坐起来,担负起丈夫、父亲的责任。”这种淡然看似寻常,却需要一种知命不惧、与痛苦长期相伴的勇气。于是,他克服巨大的生理困难和心理压力,每天坚持十几个小时做康复训练,再次经营起夫妻二人创办的制衣厂,在病床上签订单,在轮椅上谈业务……

作家史铁生说:“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刘韦评和妻子相互鼓励,最终他突破了身体残障,事业越做越大,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助残为乐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轮椅上的日子让他深知“轮椅人”的不易,每天进食限制不敢多喝水、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尿裤子、泡脚时感觉不到水温烫得满脚起泡……感同身受的经历让他下定决心帮助“同路人”,用自己战胜残缺的经历告诉他们,残疾人完全有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就业,实现有尊严地自养,是我们这个群体共同的心愿。”为了让残障人士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2017年,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针对残疾人互联网就业确定的“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项目在张掖正式落地实施,刘韦评为张掖项目基地负责人。在全社会的共同扶持和各级各部门的综合协调下,新建1400平米综合性残疾人就业基地,集就业项目拓展、残疾人培训、集中就业、寄宿托养、重残康复等服务为一体,“以基地集中+居家灵活”为就业主模式,依托中国移动甘肃分公司、圆通、申通快递客服、北京赢冠口腔益齿3D建模项目等助残就业平台,为残障人士拓宽了就业渠道,扎实有效推动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让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走上“乐业”之路。

至目前,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80多位残障人士实现了就业,每位残障人士月工资均达到4000至5000元,大家用辛勤的汗水真正实现了“靠人”向“靠己”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在刘韦评的带领下,该基地已累计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2000余人次、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800余人次,其中有60余人通过考核后在基地稳定就业,基地成为了残障人士技能培训、就业的“摇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人以渔

用推己及人的温暖化解身边的悲伤,就是最难得的善良。

在融合大家庭中,与“家人们”朝夕相处,也让刘韦评满是感动。

“您好,这里是申通快递客服,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何涛在这里工作刚满两年,就已是行家里手,从接听工单到完成记录,他仅用了短短几分钟。时间回到2017年,年仅21岁的何涛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飞来横祸让他右臂残缺。“那时候自暴自弃很彷徨,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何涛感叹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何涛从张掖市人社部门了解到了张掖市集善乐业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发现大家既是同事,也是家人,便毅然决然留了下来。现在,已是移动客服组组长的何涛,看着银行卡上将近4000块的月工资,他激动地说:“是刘老师带领我们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满意的收入,这一刻,我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

“我从内心感谢刘老师,他让我实现了重生!”27岁的唐小鹏因先天性疾病从小与轮椅为伴。多年来,他只能依靠父母和政府补贴度日。在集善乐业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接受技能培训后,现在的他克服了先天性手指关节变形的限制,已经是一名精通业务的客服人员,能利用键盘快捷键及时回应客户,做到了接听反馈两不误。

“我们现在食宿免费,每月的工资除了自用,还能留下一部分补贴家用,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短短一句话,唐小鹏仿佛使出了全身力气,说完后又自言自语了几遍“以前想都不敢想”。那一刻,唐小鹏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束光打破了积压他多年的黑暗。

“只有把自己当作发光的个体,才能照亮更多的人。”刘韦评坦言,“作为残障人士,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去养活自己和父母,还可以帮助到其他人,意义重大。”

所谓的“身残志坚”,并不是天生不怕苦不知疼,而是在漫长的脆弱中逐渐学会了勇敢,用强健的心灵托举起残缺的身躯。刘韦评就是典范,他带领一群“同路人”创建了一个温暖大家庭,用自己的双手描绘人生,仿佛是漂泊大海中的灯塔,给更多残障人士带来希望。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文/吴玉杰 图/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