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5月20日电(杨宗盛)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华万年文化讲坛”2024桂林站首场报告会在桂林大酒店举行。广西桂林市经济、文化、旅游以及其他各界人士近150人聆听报告会。

第十二届民盟中央委员、考古经济学资深研究者、陶雏器(广州)文化研究事务所首席研究员陈向进作题为《中华万年文化璀璨明珠--大自然赐予的宝地与万年文化桂林三宝》的主旨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桂林市在“中华万年文化”领域拥有我国罕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和优势资源。“史前洞穴遗址群”“陶雏器”“甑皮岩双料制陶古法”组成的“万年文化桂林三宝”是具有世界级品质的文化瑰宝。

陈向进表示,目前,桂林市主城区已经发现80多处史前洞穴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2001年发掘甑皮岩遗址时出土了陶雏器,历经15年时间持续研究,直至2016年才确认为陶器“从无到有”发明阶段的“陶雏器”。陶雏器是人类第一个创造性科学技术发明在发明阶段的考古实物标本,极为珍贵。

“甑皮岩双料制陶古法”是目前世界唯一可以朔源至1.2万年前萌芽期,传承万年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创性和持续性,拥有“双料混炼、骨肉相融、自然素烧、烧炼出彩、陶刻纹印、陶艺造型”六项特征,拥有“不上釉彩、烧炼出彩、双料混炼、独特陶艺”四大特点。一万二千年以来,“甑皮岩双料制陶古法”经历了“原始期、成熟期、蝶变期、升华期”的发展过程,

“甑皮岩双料制陶古法”在距今12000年至7000年前的长达5000年的时间,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形成”等五个过程,呈现出我国最为清晰的陶器起源及制作工艺发展脉络。

陈向进说,万年前,人类普遍未发明房屋,洞穴是重要的居住地,喀斯特地貌的洞穴,是人类未发明房屋前的最佳居所。广西是喀斯特地貌在中华大地发育最好、最集中的地区,全世界最璀璨的喀斯特地貌聚集在桂林,这意味着万年前人类的最佳居所在桂林。所以,广西拥有优质的、独具特色的“中华万年文化”资源,桂林拥有世界级品质的“中华万年文化”资源。这是我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可望不可及、可遇不可求的历史文化珍贵资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