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还有人在考虑超长期国债能不能买?这是用国家信用作背书的国债,我告诉你比你把钱存在银行还要稳妥!!!”

刷到这条视频的时候,我正窝在沙发里,漫不经心地浏览着手机。视频里,博主声嘶力竭地“安利”着超长期国债,仿佛错过就是错失了一个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承认,那一瞬间,我的心也跟着他的语气波动了一下。超长期国债?国家信用背书?比银行存款还稳妥?这些标签,对于像我这样习惯了保守理财的普通人来说,的确充满了诱惑力。

近几年,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探,余额宝的收益也大不如前,大家都在寻找更稳妥、收益更高的理财方式。而超长期国债,似乎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预期。

但是,投资理财,最忌讳的就是头脑发热。在被“稳妥”“高收益”等字眼冲昏头脑之前,我们不妨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几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里那位博主说,你得问问自己:你有没有资金可以用来购买国债? 这笔钱,是你未来几年都不会动用的,可以安心放在那里“躺平”的。毕竟,国债虽然安全,但流动性相对较差,如果中途赎回,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失。

其次,你得考虑自己能不能买到。超长期国债,顾名思义,期限较长,通常在10年以上,甚至20年。这类国债发行量有限,往往一经推出便会被抢购一空。你能否在众多“抢购者”中脱颖而出,抢到心仪的国债,也是一个未知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身边就有朋友,为了抢购超长期国债,早早地就守在电脑前,结果还是因为网络拥堵,错失了良机。他懊恼地说:“这简直比双十一抢购还激烈!”

是啊,当一种投资产品被过度追捧,甚至演变成一场“抢购狂欢”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理性。

超长期国债并非完美无缺,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比如,超长期国债的收益虽然相对稳定,但毕竟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它的收益率通常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持平,甚至略低一些。如果你追求的是高收益,那么超长期国债可能并不能满足你的需求。

此外,超长期国债的期限较长,这意味着你的资金会被锁定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市场上出现了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你也只能望洋兴叹,无法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投资超长期国债,更像是一种“稳中求胜”的策略。 它适合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如果你是一位激进的投资者,渴望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回报,那么超长期国债可能并不适合你。

总之,投资理财,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我们都要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可别被人一忽悠就盲目跟风,更不要被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迷惑。

理性投资,才能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