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全球瞩目的《财富》世界500强年度(2023年度)榜单新鲜出炉,令人震惊的是,中国上榜企业高达142家,力压美国的136家,远超日本仅41家的成绩。这无疑彰显了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攀升,但美日两国为何会出现如此断崖式下跌?让我们一窥背后玄机:

榜单前120两图看(下方有中国上榜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榜单,映入眼帘的是中国企业的耀眼成绩。自1995年《财富》首次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时中国只有3家上榜,到现在直线飙升至142家,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将港澳台地区7家企业也算入,中国上榜企业数量实则高达149家,遥遥领先于美国的136家。

中国上榜企业(到今年1月31日,胡润研究院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来之不易的好成绩,实在让人对祖国的腾飞由衷喝彩。其中谜底自然离不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政府不遗余力支持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为包括深圳在内的多个城市涌现出一大批国际巨头企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世界500强各国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以外,基建狂魔般的中国更是为传统重化工业增添了强劲动能。从房地产、汽车到基建领域,我国企业正在全面加大布局,规模持续扩张也为它们打入世界500强铺平了道路。可以说,中国经济的腾飞已然为中企带来了常青的生机和活力。

世界500强中的汽车面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此番成绩单上的另一重量级劲旅美国,虽有136家企业上榜但已显露下行苗头。相较之下,日本企业的情况就更为堪忧,仅剩41家企业勉强维系着世界500强身份,与1996年149家的辉煌就相去甚远。

500强中的日本企业(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些曾引领全球经济风向标的强手阵营,为何会在世界500强榜单上节节败退呢?

就日本企业而言,首先是国内经济低迷影响所致。日企在全球失利同时也被国内生产力低下、产业空心化等问题所拖累。更甚者,一些日企对待中国市场的心态问题更是埋下了致命伤。

有观点指出,过多的日企只将中国视为便宜的生产基地,而对广阔市场视而不见。加之对品牌管理等环节疏于重视,传统管理模式,双重标准等问题,无不加剧了日企在华的衰落。

截止至今世界前25最有价值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企业下滑的原因则或许更为复杂。除了通胀、人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外,科技厂商的全球供应链扰动也是重要原因。同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令不少企业在华举步维艰。

当然,中美两国企业界近年的竞争格局加剧或许也是导致美企世界500强数量小幅下滑的部分原因。毕竟现在中国的企业不仅在传统行业强大,在科技、新兴领域也初露锋芒,给美企带来巨大压力。

至今的全球品牌50强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这场世界级的经济排位赛上,虽然目前中国处于领跑地位,但绝不能止步不前。相比企业数量上的领先优势,中国企业在经营实力、创新能力等硬实力上仍有待提升。我们还需要继续奋斗,方能赢得持久的竞争力。

总之,这份世界500强榜单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经济实力的版图已悄然改变,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站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所以各路英豪,都当重新审视目前的格局,精锐常在,勿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