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能跟上公司的发展,对于实在跟不上的,或是出现负面阻滞作用,甚至是违规犯法的员工,那只有解聘。不过,解聘员工不是直接把人赶走就完事了,而是要提前考虑到员工离开公司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诸如资料不移交、联系不到人、在客户面前继续伪装是公司在职员工(表见代理)、拒不配合处理遗留工作、在行业内散布公司的负面信息、举报、跳到竞争对手公司、自己创业与老东家对着干等等。这些情况会带来较多问题和风险,并直接影响到后续员工的接手。

再有,从安全角度而言,大企业解聘员工,甚至成百上千的裁员都没事,而小型私营企业解聘员工,后续风险会大很多。甚至有个说法,小企业每开除一位员工,就等于给老板自己埋了颗地雷,至于什么时候会踩上去,不知道~~~~~。

未雨绸缪,在解聘员工之前(尤其是业务人员),出于预防风险的考虑,有些前置工作一定要做的:

1.人事档案重建。

人事档案模板进行升级,要求所有员工重新填写,目的是更为深入了解员工的背景情况、学历情况、专业培训情况、工作履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以及更多联系方式。

2.家访。

以逢年过节的名义,公司高层对所有员工进行家访。当然,重点是即将解聘的员工,与员工的父母家人见面(并留电话加微信),进一步核实家庭信息,并对员工形成心理牵制,避免后期出现恶性事件。

3.客户档案升级。

以前是懒得做,反正业务人员对客户都熟悉。现在不行了,有些业务人员马上要走了,相关客户情况也都会被带走的,所以,得要通过客户档案的形式,将客户信息收集完整。

在原有客户档案的基础上,可增加客户对接人身份、全名、性别、电话、微信、生日、忌讳话题、开业时间、当前店面面积,以及门头照片和客户对接人面部照片。当然了,这个时候做档案升级,完全就是给后续接手员工做的。

4.档案核实。

有些老员工会按照公司要求做档案升级,也许有些老员工就直接把当前的客户档案整理一下,然后就上交了事。对于客户档案的内容真实性,不能过于相信员工,要进行核实。

可由销售内勤或销售主管进行逐一的核实,数量多的,就电话核实,数量少的,可亲自上门走访核实。若是档案存在遗留错误的,趁业务人员还在,抓紧增补。

5.客户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客情工作。

在与客户进行档案内容核实后,首先询问客户与公司与(要被解聘的)业务人员之间,是否有未了的历史遗留问题,免得在业务人员离职之后,再报出来,已经没法找业务人员核实处理了。

再有就是客情工作,要把(要被解聘的)业务人员与客户的客情关系,逐渐转移到公司这边来,可由销售内勤或是销售主管先来对接。通过客户生日祝贺、拜访礼包、小型增值服务等方式,引导客户建立与公司的客情关系。

6.内训课的组织。

再笨的业务人员,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多少总结了些经验方法,乃至教训。这些也是公司付的学费,也算是公司的知识财富,既然要走了,得要留下来才是。

通过组织内训课,安排所有业务人员上台讲课,当然重点是即将被解聘的业务人员,要求有经验的讲经验,有方法的讲方法,有教训的讲教训,且不能重复,同步安排人做录音和文字记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多安排几次内训课,尽量把业务人员所掌握的技术方法,能掏出多少算多少。

7.设计解聘理由。

最好是不直接进行解聘,也就是不直接开除员工,而是员工自己提出离职,这在性质上是两回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员工离职后对公司的攻击性。

那么,员工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离职?往往是工作时间要延长、工作标准要升级、考核更加严格、执行工作量加大、各种扣罚要增加、工作过程要透明化、偷懒或是干私活的空间完全被挤压、新客户要开发、新项目要攻坚等等。可进行选择或是组合,定向对部分员工提出,争取是员工自行提出离职,而非公司主动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