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知悉。

5月8日,福建舰圆满完成任务,试航归来。

作为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的作战性能一直备受关注,这次试航也引起了不少议论,某些西方媒体又趁机开始渲染中国威胁论,认为我国这次巡航是为了震慑对手。但实际上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明确表示:福建舰航行试验是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地区和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福建舰回来后不久,西方某商业卫星又拍到了我国的一艘新军舰。外媒披露的照片显示,这艘军舰的造型十分特殊。其甲板结构更像航母,不像一般的攻击舰艇。但其长度又远不及航母,只有100米左右,也就是福建舰的三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航母都有两三百米的长度甚至更长,即便是“迷你航母”——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也有182.6米长。因此我国这艘新军舰如果真的是航母的话,那就是世界上最小的航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样的航母究竟有什么用途呢?对此外媒提出了许多猜测。一个比较专业的观点是美国海军专家萨顿在《海军新闻》上提出的:他认为该军舰不是常规航母,而是一艘专门用来部署中小型无人机的“无人机航母”。

也就是说这艘航母的主要攻击力不再体现在战斗机上,而是体现在无人机上,这改变了航母的传统作战方式,让航母在作战中可以更加灵活。100米左右的舰艇长度用来承载传统舰载机不太够,但用于中小型无人机起降是足够了。

事实上,无人机航母这个理念之前就有。毕竟无人机已经在现代军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而航母这个“移动机场”自然也可以成为承载无人机的对象。如果无人机能够与航母完美结合,那将大大丰富海上作战的攻击方式,推动航母发展进入新阶段。

不过目前各国的“无人机航母”主要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此前并没有哪艘专门的“无人机航母”被曝光。因此在萨顿看来,这艘航母很可能就是世界上第一艘“无人机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顿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呢?他指出,这艘新军舰的甲板长度很明显是不太适合常规战斗机起飞降落的,反倒更适合无人机。并且该军舰的旁边就停着两艘“搏鲨1号”双体无人机母舰,说明该军舰很可能在日常训练中是与无人机配合的。

“搏鲨1号”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这主要是因为该军舰目前还是电子试验舰,尚未进入实战领域。事实上早在2022年12月央视对海军军演的报道中,“搏鲨1号”就出现了,当时该舰的定位是“假想敌”,发动饱和式无人机攻击。

既然能作为发起无人机攻击的假想敌,“搏鲨1号”显然是具备强大的无人机作战能力的。虽然该舰的具体服役情况尚不清楚,但该舰的持续建造也说明了我军对其能力的认可。“搏鲨1号”既然能充当假想敌考验我军迎战无人机的能力,自然也能在实战中作为发起无人机攻势的一方,对敌舰进行电子战打击乃至自杀式无人机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说来,紧邻“搏鲨1号”,在日常训练中与之配合的这艘“迷你航母”很可能也是一艘试验舰。这艘航母目前还没有升降机结构,也没有机库,可能是要在后续试验中逐渐完善。简而言之,根据目前披露的资料,该航母的建造可能只是我军军事研发中的一个过渡阶段。不过如果试验成功,航母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也不乏成为现役航母的可能性。

根据目前的照片,专家们还发现了该航母的一个特殊之处:虽然长度远不如普通航母,但宽度并不小,足以供翼龙2这种大型综合无人机起降。可该航母的长度又只适合中小型无人机起降,似乎和宽度的设计有些矛盾:如果该航母主要承载大型无人机,那长度应该更长。如果主要承载中小型无人机,那就不用设计这么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能是研发过程中的设计失误,毕竟军事研发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可能是在为某种新武器作铺垫。毕竟我国军事建设日趋完善,武器综合性逐渐凸显。如果将来出现某种综合了大型和小型无人机优点的新式无人机,刚好适合在这种航母上起降,也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