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中方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欢迎仪式。随后,两国元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

前几日普京刚刚宣誓就职,中国成为了他第五个总统任期内的首个出访目的国,普京的上一次访华,是去年10月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中方领导人将同普京总统就中俄建交75周年背景下,双边关系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接待普京的国宴菜单也很有意思,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中方安排的菜品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包括北京烤鸭、鸭酱生蚝、牡蛎鸭汤、京葱海参、海鲜酱蔬菜、虾汤斑点鲈鱼等等,在兼具中国地方特色的同时,也照顾到了俄罗斯人的口味。

值得一提的是,在闭门会谈的过程中,俄罗斯代表的座位安排也相当有讲究,坐在普京两侧的,是俄罗斯新任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和连任外交部长的拉夫罗夫,而新任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则坐在了最末席。

俄媒体称,这次有5位副总理陪同普京访华,分别负责经济、社会、能源、资源开发和旅游文化等。此外,俄方代表团还包括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等重要部门的领导人。

俄方还派出大型贸易代表团,成员包括近20个州区领导人及重要公司负责人等,例如俄罗斯储蓄银行首席执行官格尔曼·格列夫、商界人士奥列格·杰里帕斯卡、俄罗斯外贸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诺瓦泰克公司董事长列昂尼德·米赫尔松。

在会谈中,普京总统并没有提到对当前俄乌冲突现状的看法,这与俄罗斯目前在前线取得的胜利有莫大的关系。可以看到的是,就前几天,俄罗斯趁着凌晨天微亮,对乌克兰东北部哈尔科夫地区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可以说是打了乌克兰一个措手不及。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俄罗斯军队已经占领了乌克兰该地区的五个定居点,这下可把泽连斯基给打懵了。这个时候估计泽连斯基还在睡觉呢。

中俄关系或将迎来进一步发展,而在普京正式开启访华日程之前,俄罗斯方就已经提前对华喊话,要与中国达成多方面合作,直接签字,这无疑也是俄罗斯的一次反制。

而早在普京访华之前,俄罗斯就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表示愿与中国签字,希望此次访华可以与中国在经济方面达成进一步合作,实现多方面共同发展的愿景,这样的情况我们并不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表示,去年中方领导人连任后不久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我此次连任后将中国作为首访国家,再次表明俄中关系的特殊性和高水平,以及俄中双方对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度重视。俄中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已经发展成为大国、邻国发展伙伴关系的典范,两国合作内容丰富,成果丰硕。

俄中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紧密协作,共同致力于推动建立更加民主的多极化世界秩序,愿继续加强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内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的沟通,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随后,普京凌晨抵达哈尔滨,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等到机场迎接。普京在哈尔滨当地的主要活动有:出席第八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和第四届中俄合作论坛开幕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师生交流;参观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到苏联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十年来访华近20次的普京,为何此次国事访问备受瞩目,他的到访又将带来哪些实质性内容,传递出中俄关系怎样的一种积极信号?一是接机人员规格提高。记得半年前的那次访问,接待规格也很隆重,部长迎接+红毯+三军仪仗队的接待现场,象征着我们对这位“老朋友”的最高礼遇。而这次,更是在凌晨四点的北京安排了副国级的谌贻琴委员接机,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二是欢迎仪式尽显融合。在欢迎方队里,除了中国小朋友外,特意安排了俄罗斯小朋友参加活动,这个在外交场合并不多见。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华期间,除了会签署大量合作文件外,还会和我国领导人讨论三件事,分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乌克兰局势以及中东、中亚和东北亚的局势。普京要谈的这三件事,和俄罗斯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都息息相关。普京这几年,对“一带一路”倡议非常看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提议的欧亚经济共同体不谋而合,只不过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全球,俄罗斯的是针对欧亚大陆,但这并不妨碍中俄之间,就“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深入合作。此次访华,俄方代表团的人员组成也反映出俄罗斯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规划——加强与中国合作。俄罗斯通过与中国等国家的合作,推动多极化秩序建立。在推进的这一过程中,对中俄两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两国还是会坚定不移的为世界和平稳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当前形势下,俄罗斯面临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制裁和能源合作等议题,将成为此次访华的重要议题之一。俄罗斯需要向中国表明合作的决心,这是两国进一步紧密合作的基础。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普京希望从中国身上获得好处,而中国也会基于共同对抗美国的大背景,向俄罗斯提供帮助。不过中方在处理中俄关系的同时,仍会顾及美西方的感受,避免厚此薄彼,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具体猜想如下:中俄还将保持正常的经贸关系,中方向俄罗斯出口除敏感和涉军以外的所有物资,从俄进口燃气、煤炭、石油、木材等初级资源,中国仍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平衡、和平姿态。

对于普京就任之后首次外访选择中国,而不是过去惯例上的先访问斯拉夫国家。专家认为,这是俄罗斯的外交天平在调整,中俄各领域的互补性强。以经贸领域为例,近些年来能够快速增长,也是得益于两国产业间的互补性。

普遍的分析都认为,中俄关系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根基还是在于中俄两国之间的互补性。正如中国中方领导人所说的,未来中俄关系发展,要积极地寻找两国利益的汇合点,彼此成就。其实,彼此成就也是任何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最根本逻辑。

普京访问哈尔滨,不仅表明了加强中俄贸易往来的意愿,还显现出对两国科技合作的重视,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在航天和军工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普京此行可能意在加强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

尽管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但普京对中国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所付出的努力表达了高度赞扬,他表示,中方的立场展示了中国朋友的真诚,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稳定局势,在面对西方制裁时,中俄的正常贸易和科技合作将是俄罗斯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