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威雅杭州校园,

沿湖边小道步行约5分钟,

四栋寄宿学院与教学区隔湖相望,

威雅人更喜欢叫他们:

「Cavell」&「Dove」

「Elgar」&「Hawki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寄宿制」,人们本能地会把它和「住校」划等号。

这种理解当然没错,但相比让学生「住」在校园,威雅学校一脉相承的「学院寄宿制」更鼓励学生「生活」在校园。

传承百年的学院寄宿制是英国威科姆阿贝学校引以为豪的校园文化,一代代学子在这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探寻人生方向,开放包容的氛围以及对持续卓越的追求激发着每一位学生的无限潜能。

作为威科姆阿贝学校的姐妹校,杭州威雅也已将这份关怀继承于DNA中。在确保学生安全与健康的基础上,我们尊重每一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乐意帮助每一个青春昂扬的个性在自己的人生中散发光彩。不高压也不宽纵,恰到好处找到学习与生活的平衡是杭州威雅不变的坚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多年英国威科姆阿贝学校寄宿学院院长工作经验的Catherine Hoyle目前正协助杭州威雅进一步提升寄宿体验,她这样定义「威雅寄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在威雅意味着你有了第二个家。”

“从7年级开始,每个寄宿学院就会混合不同年级的学生。”

Catherine认为混龄学院制是威雅寄宿的核心,“和不同年龄的同学相处更有家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oarding

在家庭般的氛围之外,由学院院长和寄宿家长组成的寄宿团队则承担起了「家庭教育」的责任。

他们和学生亦师亦友,从学术、社交、身心健康等多方面为学生「出谋划策」,Catherine称之为「从起床到入睡」的全天候关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台前,我们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术表现;而在幕后,寄宿体系则将「全人教育」融入生活点滴,通过平衡学业与生活为「持续卓越」注入动力。

“平衡的学生才是高效的。”Catherine也认同这一观点,“平衡好学业与生活能让学生更具韧性,这样的学生也更有可能取得长期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得认真

「玩」得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威雅,结合当下学生特点设计的弹性电子设备规定是践行「平衡」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

对此,Catherine也有自己的观察:

“白天,学生没法使用电子设备,这促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各式活动,并在这个过程里培养社交技能。”

“热爱生活的能力,还有团队合作精神,都是保障持续卓越的关键。”Catherine补充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杭州威雅沿袭了威科姆阿贝学校传承百年的寄宿体制,但以此为基础的本地化创新才真正让中国学生从中受益。

与威科姆阿贝学校单一的全寄宿模式不同,杭州威雅为不同家庭提供了了多样化的寄宿选择:既有每隔几周回家一次的「全寄宿」,也有每周末回家的「周寄宿」。

无论是周中丰富的体育、艺术、戏剧类课外活动,还是周末举行的户外研学和烧烤派对,都在提升寄宿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变得更自律、更坚韧、也更善于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当孩子们回到家,父母看到的会是孩子耳目一新的成长,珍贵的亲子时光也让孩子更懂得如何与父母相处。

在学校成为更好的学生,在家成为更好的子女,更重要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我们对学生的期待,也是杭州威雅始终不移的初心。

正如Catherine总结得那样:

“杭州威雅是一个连结紧密的社区,在这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因自己的个性与才能而闪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雅寄宿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