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开年以来,全球旅游市场复苏加速,国内商务出行及休闲旅游需求持续释放。国际国内各大酒店集团通过规模化扩张、数字化转型、产品力提升、品牌焕新迭代、轻资产转型等多种方式,抢抓元旦、春节等关键节点市场机遇,一季度酒店经营指标有所增长改善、经营业绩实现整体回暖。但在2023年一季度低基数背景下,国内酒店集团营收增幅有限、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占半数、华天酒店集团仍陷亏损等,表明酒店行业经营面临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

一、2024Q1国际酒店集团财报

1. 2024Q1国际酒店集团财报整体表现

2024年一季度国际酒店集团营收和净利润:营收同比增减幅度不大,净利润同比变动相对明显,其中凯悦酒店净利同比增幅高达8倍

纵观各国际酒店集团的营收及同比数据:7家国际酒店集团中,万豪国际集团营收最高,为59.7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其次为希尔顿酒店集团,营收25.7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洲际酒店集团营收18.45亿美元,位列第三;凯悦酒店集团紧随其后,营收17.14亿元,同比增长2.02%;雅高集团第一季度业绩稳健,同比增长8%,达到12.36亿欧元;精选国际酒店集团、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二者营收基本相当,分别为3.32亿美元、3.05亿美元,且同比均有小幅下降。

净利润及同比层面:6家国际酒店集团中,洲际酒店集团净利润最高,为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万豪国际集团、凯悦酒店集团净利润均超5亿美元,但前者同比下滑约四分之一、后者同比暴涨8倍(资产处置的重大进展进一步扩大了其轻资产盈利组合);希尔顿酒店集团净利润2.6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9%;精选国际酒店集团、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净利润同比则均明显下降,降幅均在40%以上,原因系两个集团之间的“收购交易事件未果”,业绩均受牵连。

小结:2024年一季度,各大国际酒店集团整体上扬,但营收增幅较小、净利润同比则呈现明显的分异。如凯悦酒店集团轻资产战略转型成效凸显,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呈倍数级增长;而精选国际酒店、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这两大以经济型酒店为主导的集团,因收购交易事件失败导致净利润下滑严重,前者下降约41%、后者下降约7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一季度国际酒店集团资产负债情况:资产负债率均值约95%,偿债压力较大,经营较为激进

总资产方面,凯悦和温德姆两家酒店集团同比下滑,而万豪国际、希尔顿、精选国际资产同比均有所提升,尤其以精选国际酒店增幅最为明显,同比增长17.51%;总负债方面,除凯悦酒店同比下降外,其余4家都呈增长态势。

5家国际酒店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为95.17%,表明企业负债较高、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其中,万豪国际、希尔顿这两家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超100%即面临“资不抵债”情况。同时,表明其为保持竞争力,需用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不断加大投资和发展业务,进而提高了负债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一季度国际酒店集团现金流量表现:各集团现金流呈差异,面临不同运营情况

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最高的为万豪国际集团7.79亿美元,且高于其净利润水平,表明其盈利能力较强,能够持续产生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最高的为凯悦酒店集团,同比增长1.28倍,代表其长期资产处置或其他投资活动带来较高收益;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最高的为希尔顿酒店集团,同比增长143.51%,说明集团融资积极、筹措资金充裕。

综合比较各集团的现金流量的三个指标情况,可以发现:

(1)万豪国际、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这两家集团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投资和筹资均为负”,表明其经营状况良好,一方面偿还以前的债务,另一方面不断打造全新的盈利模式;

(2)希尔顿、精选国际这两家集团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投资为负、筹资为正”,表明其处于高速发展期,仅靠经营活动无法满足资金需求,需要筹措外部资金补充;

(3)凯悦酒店集团则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投资为正、筹资为负”,表明其处于产品成熟期,缺乏可供投资的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2024Q1国际酒店集团全球运营情况:各经营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改善,新店开业数量不断攀升,扩大供给的规模依然为各集团的重点发力方向

2024年一季度各主要国际酒店集团运营及拓展数据:

万豪国际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全系统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118.13美元,按固定美元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国际市场增长11.1%、大中华区RevPAR增速为6.0%;一季度万豪国际在全球新增约46000间客房,其中包括了与米高梅国际酒店集团签署的专项长期协议下的约37000间客房,同时至第一季度末,万豪国际大中华区酒店数已超530家,客房总数近161000间。

希尔顿酒店数据显示:得益于入住率和平均房价的提升,第一季度,全系统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 (RevPAR) 较2023年同期增长2%,且其在亚太区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 (RevPAR) 较2023年同期提高7.9%。第一季度,希尔顿集团全球新开业106家酒店,新增16800间客房,较2023年同期增长5.6%。

洲际酒店集团:第一季度全球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同比增长2.6%,其中大中华区市场增长2.5%;日均房价增长2.3%,入住率提高至62%。一季度新开设约46家酒店(6300间客房),除去Iberostar,同比增长11.1%。

雅高集团财报显示: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高档、中档和经济型酒店部门的RevPAR增长了8%,每日房价的推动作用仍然大于入住率。一季度,雅高开设了53家酒店,客房数量超过8000间,净增长3.1%。

凯悦酒店集团数据显示:集团全系统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增长5.5%。财报期间,凯悦集团新增12家酒店,共计2425间客房。开局良好,客房数量创下了新纪录,达到129000间,净客房增长5.5%。

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系统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 (RevPAR)较2023年同期上涨1%,全系统客房同比增长4%——公司仍在稳步实现2024年全年净客房增长3%至4%的预期目标。

精选国际酒店集团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旗下全部酒店的ADR为89.23美元,同比增长2.1%;出租率为50.7%,同比增长2%;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RevPAR)为45.24美元,同比增长5.9%。一季度,精选国际平均每周开业4家以上酒店,共开业55家酒店,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2024Q1国内酒店集团财报

1.国内酒店集团财报表现

2024年一季度国内酒店集团营收和净利润:营收增长回归常态,净利润同比表现呈差异

营收方面,华住集团-S营收52.78亿元,引领国内酒店集团;同比层面,基于2023Q1的低基数,各集团均呈正增长态势,其中以君亭酒店增幅最为突出,同比增长67.28%。

净利润方面,除华天酒店亏损外,其余5家均实现盈利,且依然是华住集团-S“遥遥领先”,净利润6.59亿元;净利润同比层面,同比增长和同比下降的集团各占一半——首旅酒店、锦江酒店和君亭酒店属前者,华住集团-S、金陵饭店和华天酒店则属后者。同时,首旅酒店同比增幅最高,具体为49.83%;华住集团-S同比降幅突出,下降约33%,因经营和管理费用的增长导致利润表现不如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一季度国内酒店集团资产负债情况:资产负债率均值为62.4%,企业财务结构稍显激进

资产负债方面,资产负债率均值为62.4%,整体稍高于40%~60%的健康合理区间,反映了各集团有一定的财务杠杆来支持其运营和扩张,同时也意味着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6家国内酒店集团中,资产负债率最高的为华住集团-S(79.82%);最低的为金陵饭店39.94%,表明其偿债能力强,其自有资金充足,助于其业务扩张,如今年1月集团以货币出资(即现金出资)方式对其子公司食品科技公司增资1000万元,从而做优做强“金陵食品”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一季度国内酒店集团现金流量情况:锦江酒店的经营效率更胜一筹,华住集团-S投资活动成果明显,金陵饭店筹资融资能力相对较强

一季度,华住、锦江、首旅和金陵这三家酒店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均有所下滑,其中华住降幅最大,同比下降约52%;而华天及君亭酒店集团则呈现大幅增长,同比分别为7.4倍、1.6倍,表明其酒店经营状况提升显著。在每家酒店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的基础背景下,各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差异较大,如锦江、华天、君亭3家集团的投资和筹资两项均为负数,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既可以用盈利偿还以前的债务,还可获得投资收益;投资和筹资两项均为正的为金陵酒店,表明其处于稳定发展期,主营业务稳定且占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一季度国内酒店集团盈利能力表现:整体低于2019Q1,2024Q1华住集团-S的净资产盈利能力最突出,为5.4%

比较而言,2024Q1锦江、首旅、金陵的净资产收益率均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表明其净资产盈利能力下降,盈利质量有待提高;2024Q1各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差异明显,其中华住集团-S为5.4%,其盈利能力相对较高,而金陵饭店、君亭酒店则不到1%,华天酒店甚至为负,说明其仍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2024Q1国内酒店集团运营及拓展情况:各经营指标总体有一定改善恢复,新店拓展整体稳步上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2024年一季度国内酒店集团运营数据:除华住出租率上升外,其余3家集团的出租率同比出现小幅下滑,平均房价均有一定提升增长。酒店单房收益呈现差异,以中高端酒店为主的君亭酒店集团单房收益增长较为明显,同比超10%;而华住同比增长3%、首旅酒店基本持平、锦江酒店小幅下降。可见,即便2023年Q1基数低,各集团今年一季度出租率、平均房价和单房收益各指标恢复并不理想,经营挑战不言而喻。各集团具体经营数据如下:

华住集团-S:一季度华住中国的混合平均可出租房收入为216元,同比增长3.1%;日均房价为280元,同比增长了1%;入住率为77.2%,同比增加了1.6个百分点;酒店经营的三大核心指标同步走高;

锦江酒店: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大陆境内有限服务酒店的平均房价为242.41元/间,2023Q1为239.28 元/间,有一定增幅;平均出租率为59.92%,2023Q1为61.66%,下降1.74个百分点;RevPAR为145.25元/间,2023Q1为147.54元/间,同比下降1.55% ;

首旅酒店:2024 年第一季度首旅如家全部酒店RevPAR 131元/间,比去年同期上升0.1%;平均房价217元/间,比去年同期上升1.4%;出租率60.1%,比去年同期下降 0.8个百分点;

君亭酒店:报告期内,集团旗下在营直营店RevPAR较去年同期上升12.23%,较2019 年同期上升20.97%;直营店出租率为61.48%,低于2023Q1(63.27%);平均房价511.98元/间,比2023Q1(443.28元/间)增长1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一季度国内酒店集团拓展及管理加盟数据:华住、锦江、首旅三家集团的管理加盟店占比均在90%左右

华住集团-S:2024年一季度,新开业酒店569家,关闭148家,新开业酒店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一季度末,华住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在营酒店数量达9817家,其中,华住中国在营酒店数量为9684家——具体租赁及自有酒店598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9086家。

锦江酒店:2024年1至3月份,新增开业酒店222家,开业退出酒店75家,净增开业酒店147家。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经开业的酒店合计达到12595家,其中有限服务型酒店12534家,具体包括直营店754家、加盟店11780家。

首旅酒店: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开店数量为205家,其中直营店2家,特许加盟店203家。经济型酒店新开店数量为36家;中高端酒店新开店数量为66家;轻管理酒店103家。截至一季度末,公司酒店数量为6295家(含境外2家),客房间数为483639间,其中直营店637家、特许店5658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一季度国内酒店集团酒店类型数据

华住、锦江、首旅三家酒店集团的中端及以上酒店数量占比不断提升,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适应酒店消费的品质、服务升级趋势。

华住集团-S:截至 2024年3月31日,华住中国旗下经济型酒店5102家、中端及中高端及其他酒店4582家;

锦江酒店: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经开业的酒店合计达到12595家,其中有限服务型酒店12534家,具体包括中端酒店7384家(占比58.63%)、经济型酒店5150家(占比40.89%);

首旅酒店:截至 2024年3月31日,公司中高端酒店数量为1773 家,占比 28.2%,客房间数为194541间,占总客房间数的4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总结与展望

从各酒店集团一季度财务数据可知,受益于全球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复苏,国际国内酒店集团业绩整体有所提升,但增幅均不明显,透露出“增长乏力、增收不增利”等迹象。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市场消费增长疲软等因素叠加影响下,今年酒店行业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作为行业引领者的各酒店集团需深思:传统的规模化扩张所带来的红利在逐渐减弱,亟待寻求新的增长路径。迈点研究院认为,酒店企业除做好更新设施、优化产品、精细服务、做强品牌等常规举措外,更需深入考量升级效率、成本控制、收益管理、社会责任等直接关乎酒店集团经营与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断审视和调整当前的投资、运营和资产管理模式。向“新”而行,新从哪里寻找和出发?从跨界而来或从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还是环保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或是绿色低碳酒店、健康睡眠酒店等新型主题特色酒店建设抑或是探索绿色金融创新、酒店Reits等途径?“通往罗马的路不止有一条”,各集团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积极探寻和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