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5月20日,2024 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珠海法治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鲜明的时空压缩性特征。一方面,我们是在一个法治相对薄弱的环境下开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构的;另一方面,当前,我们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法治中国建设面临着多重挑战。参与这场历史上没有的法治建设,是中国学者的挑战,更是责任。法治蓝皮书记录了中国法治进程,其研创的评价体系对法治社会建设起引领作用。《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全面描绘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全貌,深入剖析了重点领域和深层次的法治问题;其中的法治指数报告和国情调研报告,以科学的指标体系、翔实的一手数据和严谨的理论分析,真实客观记录了中国法治进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四川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珠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合作推出的《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珠海法治发展报告》,向我们展示了西部发达省份和沿海开放城市法治建设成效和新经验,成为法治国情研究和地方法治研究的典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在致辞中表示,法治蓝皮书至今已出版20年。20年来,法治蓝皮书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备受瞩目的法治研究重要成果,形成了涵盖国家法治、地方法治、领域法治以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和领域重要内容的系列蓝皮书。2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撰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定位法治、发展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进程,精准记载了新时代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

作为法治蓝皮书创立的见证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在致辞中回顾了法治蓝皮书的创办过程,分享了撰写皮书报告的心得体会,并介绍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介绍了此次发布的三本法治蓝皮书相关情况。《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22(2024)》全面归纳了2023年中国在人民法治、市场法治、平安法治、生态法治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2024年中国法治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继续推出中国政府透明度、中国司法透明度、中国检务透明度等系列年度指数报告。《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10(2024)》展现了四川省在法治建设中作出的积极探索,总结了其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形成的经验、取得的成果。《珠海法治发展报告No.6(2024)》全面梳理了珠海市2023年法治建设总体情况,并从优化法治要素供给、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全面履行司法职能等方面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22(2024)》指出,2023年,中国在人民法治、市场法治、平安法治、生态法治、监督法治、数字法治、涉外法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彰显法治自信:立法为民,保障民生,维护人民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新安全格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升监督效能,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党和国家法治监督体系;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数字中国;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制度型开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展望2024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22(2024)》表示,中国将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奋力推进法治现代化:继续加强制度供给,推动重点领域、新兴领域高质量立法;注重法律实施,提升政务服务和行政执法水平;着力提高监督效能,切实完善全方位法治监督;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维护宽松友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22(2024)》继续推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项目组编创的系列法治指数评估报告。项目组以门户网站为依托,继续对全国305家政府的透明度、215家法院的司法透明度、210家检察院的检务透明度和72家公安机关的法治建设进行了指数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不断深化政务公开、阳光司法,并以公开促规范,法治公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田禾主持。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王晏清

新媒体编辑:宗敏 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