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3日4时20分,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走完了他84年的人生,在他的葬礼上,前来悼念的人无不怀着沉重悲痛的心情。

其中,作为照顾了毛岸青数十年之久的妻子邵华,其悲痛之色更是溢于言表,甚至大有一副要随丈夫同去的姿态。

这时,一位与毛岸青、邵华夫妇相识多年的神秘故人来到现场,宽慰邵华道:“邵华同志,你要节哀啊!你身上的担子还很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华

邵华闻言这才幡然醒悟,并向这位故人致以了深深的谢意。

那么这位神秘的故人究竟是谁,邵华的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担子呢?

韶华不为少年留

毛岸青去世,其妻子邵华在葬礼现场沉痛不已,回想起自己和丈夫之间的点点滴滴,邵华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青

2007年3月23日4时20分,我国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毛岸青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在毛岸青同志的追悼会上,他的夫人邵华正面对着他的遗像泣不成声,其情深意切令前来参加追悼会的所有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毛岸青与邵华,二人相识于1949年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婚礼上,毛岸英是毛岸青的长兄,刘思齐是邵华同母异父的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毛岸青、毛新宇、邵华

当时的邵华还不叫邵华,而是随母姓,叫张少华。当时她与毛岸青两人相差15岁,当时的邵华更是只有11岁,还是个怯生生的小姑娘。

两人仅仅只是一面之缘,邵华当时也只是将其视为哥哥,就跟她眼中的毛岸青差不多是一个定位。此时的两人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日后陪伴一生的眷侣。

毛岸英婚后一年左右在朝鲜战场牺牲,毛岸英的离去对毛主席、毛岸青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

毛主席的丧子之痛自不必说,对于毛岸青来说,少年时期,大哥毛岸英与他几乎是朝昔相处,兄弟俩同甘共苦,此刻听闻大哥在美国人的燃烧弹下壮烈牺牲,毛岸青几乎是悲痛欲绝,这使得他的旧疾复发,头痛欲裂,不得已去往苏联养病,而这一去就是整整七年。

春去秋来,夏蝉冬雪,七年时间如过眼云烟,当毛岸青再次踏入祖国的土地之时,竟然第一次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1957年,毛岸青自苏联回国,在大连静养。这一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步入了一个“多事之秋”,毛主席自认分身无暇,自然也没有时间去看望儿子,两人只是进行了简短的书信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后来,毛主席的儿女亲家张文秋,也就是毛岸英妻子刘思齐的母亲有意与毛主席家里再续亲缘,于是就让刘思齐带着邵华前往大连看望疗养中的毛岸青。

毛岸青再见到大嫂刘思齐时,不由得想起哥哥毛岸英的音容,而刘思齐亦然,叔嫂二人在互道寒暄之后竟相顾无言,尽管已过七年,再度想起还是“惟有泪千行”。但由于邵华还在边上,两人只得暂时放下对逝者的思绪,强行转移了话题。

这时,毛岸青才看向刘思齐身边的邵华,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可让他不由得大为惊叹,当年怯生生跟在姐姐身后的小姑娘已经长成了一位明媚开朗的大姑娘。在刘思齐看来,毛岸青与邵华两人颇有些一见如故的感觉,一如自己当年见到他哥哥毛岸英之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华

想到这里,刘思齐也不禁黯然神伤,但她在来之前,母亲就已经交代过她尽量给毛岸青和小妹独处的空间,于是她选择了一个适当的时机,让毛岸青和邵华得以单独进行交流。

那么毛岸青与邵华究竟是如何成为夫妻的?那位神秘的“故人”又是何许人也?

迈出新的一步

毛岸青的追悼会上,妻子邵华泪落如雨,此时的她不禁想起了与丈夫五十年前的那次“初见”,就在此时,一位故人的出现将她从悲痛中拉回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毛岸青、毛主席、邵华

1957年,在大连的一家疗养院里,刘思齐带着邵华首次在毛岸英与她的婚礼后见到毛岸青。

毛岸青的前三十多年人生都在革命与学习中度过,因此,邵华对于这个时候的毛岸青来说就像一束光,这束光让他的人生不再只有白纸黑字的典籍跟血与火的革命,而是青年男女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憧憬。

虽然毛岸青此时已经34岁,已经是“三十而立”的年纪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这也是为何邵华能与他相谈甚欢的最大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邵华、毛岸青

因为这两人在一些地方的见解仿佛同龄人,但毛岸青又因为岁月的沉淀有着天然的认知优势,这也让邵华不由得被毛岸青身上的这份特质所深深地吸引。

之后两人锦书频托,郎情妾意几乎跃然纸上。毛主席与张文秋听闻之后都很高兴,毛主席更是对这件事十分上心,毕竟毛岸青已经是自己最后的儿子了。

毛主席为此还特地给毛岸青写了一封信,信中先是让毛岸青好好养病,然后就谈到了邵华的问题,询问了两人“是否有谈朋友的意思”,还说道“少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谈一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有家里老人的支持,两人彼此之间又互相爱慕,就算放在如今的中国来说,这桩婚事几乎都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后来,按照双方父母的意愿,让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邵华办理了临时转学手续,令其转入辽宁师范学院进行学习。辽宁师范学院的学习任务不比北大,邵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跟疗养期间的毛岸青在一起。

1959年,毛岸青和邵华已经有了想谈婚论嫁的打算,邵华跟姐姐刘思齐说了这件事之后,刘思齐在为妹妹高兴之余,却忽然提出了想去朝鲜给毛岸英扫墓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齐

当时的邵华还在热恋之中,并没有体会到姐姐的心情,只是当成一次与姐姐一起的远行,后来想想,邵华觉得那是姐姐放下毛岸英、转而有勇气追求新生活的开始。

1959年,邵华随着刘思齐赴朝鲜为毛岸英扫墓,在那片苦寒之地,她们仿佛看见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是如何的英勇善战。

1960年劳动节前夕,毛岸青与邵华喜结连理,婚礼由中共大连市委第一书记郭述深同志主持,毛主席虽然因国事缠身,未能亲至,但还是为两位新人送去了礼物和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眼见毛岸青与妹妹结婚的刘思齐见此情形,似乎心中的石头也彻底落地。两年后,刘思齐与空军教员杨茂之结婚,毛主席听闻后也是老怀大慰,为这对新人同样送上了礼物和祝福。

姐姐能走出心理桎梏,邵华也替姐姐感到开心,之后很长的一段日子她都与丈夫毛岸青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夫妻二人的婚后生活十分和美,令人羡艳。

想到这里,邵华的更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而这时一位故人的出现,将她从沉痛的思念中拉回现实,这个人就是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泽民

那么江泽民同志到来之后跟邵华说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开导邵华同志的?

红杜鹃啼声不止

邵华在丈夫毛岸青的追悼会上哀恸万分,故人江泽民的出现却让她十分惊讶。

追悼会结束后,邵华回忆道:“当时江泽民同志告诉我,‘邵华同志,岸青同志的事情我已经知晓了,请节哀。我与岸青相识多年,对于岸青的离世我也感到万分的悲痛,但是逝者已矣,你肩上的担子还很重,请你一定要振作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泽民

“他的这番话真的是把我点醒了。”邵华事后再提起之时也是万分感概。

毛岸青的猝然离世的确在我党历史进程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毛岸青的离世代表着毛主席四子中最后的一位也告别了中国人民,而毛岸青也是毛主席四子中唯一一位得以安享天年的。

毛主席的三子毛岸龙和四子毛岸红,一个幼年早夭,一个失踪,长子毛岸英28岁殁于朝鲜战场,所以在人们印象里英年早逝的毛岸英,反而还是毛主席的儿子里第二“长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与毛岸青兄弟俩

令人唏嘘的是,这一点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里长沙太守孙坚四个儿子们的遭遇竟如出一辙。

孙坚的次子孙权是吴国政权的开国皇帝,一直活到71岁,三子孙匡和四子孙翊都是二十出头而亡,而人们印象里英年早逝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实际上是25岁才去世的,同样也是孙坚的四个儿子里第二“长寿”的。

当然这里并没有将任一两者进行对比,这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而且就算要比,晚年不复当年英明神武,反而异常昏聩、一手引起“二宫之乱”的孙权,显然无法与自始至终对党和国家如一的毛岸青相比,这就是典型的思想上的高度决定身后评价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三国》剧照,(左起)孙策、孙坚、程普、孙权

另一方面,毛岸青虽然离世,但在他生前也与妻子邵华共同生下并养育了儿子毛新宇。毛新宇这个名字也是毛主席起的,取“要如昆仑山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环宇”之意。

而且在毛岸青与邵华都尚在人世的时候,毛新宇也生下了儿子毛东东,巧的是,这个孩子与他的曾祖父毛主席的生日竟然是同一天。到这里又不得不说是历史的巧合,毛主席他老人家冥冥之中或许真的还在保佑着中国。

邵华本人也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还是新中国仅有的15位女将军之一,她能做的还有很多,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的还有很多,正如他与丈夫毛岸青共同创作的《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就曾经被列入中学生教科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许是过度思念丈夫的原因,2008年6月24日18时28分,邵华将军因乳腺癌扩散在北京去世,到此,她终于可以去往另一个世界与自己照顾了一辈子的丈夫重新相见。我想她的心情也许跟在大连的那场“初见”不约而同。

看完这段有关毛岸青去世后故人劝慰邵华节哀的往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