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379期。1974年毛主席在湖南长沙休养,由于这一次主席离京时间较长,周总理在74年12月专门乘飞机前往长沙汇报工作。在一番促膝长谈后,毛主席做出了关于未来人事任命的相关决断,并亲手写了一张条子递给周总理。不过总理返回北京后,其他事情一一落实到位,只有那张主席批条,被他直接锁进抽屉没有照办。周总理一向坚决执行主席决策,为什么这次却破例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周总理和毛主席先后病逝,举国同悲。在工作人员整理周总理遗物时,找到了抽屉里的那份毛主席手令,上面赫然写着:我同意在四届人大上安排邓颖超同志一个副委员长的职务。邓颖超是总理夫人,周总理当年之所以没有执行主席指示,主要是为了避嫌。早在建国之初他就和邓颖超有过约定:只要自己没退休,邓颖超就不能进入政府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夫妻俩同时当高级干部,容易给其他同志造成不好的示范,一旦形成风气可能会出现以权谋私的情况,损害的是国家和集体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高级干部的夫人从政,在当时并非个例,但周总理坚决不允许这种事在自己家发生。邓颖超1925年就入党了,论革命资历完全可以担任较高职务,要知道建国后女红军评为少将、大校的人都有,还有几位担任了副国级领导干部。毛主席1974年批示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是一个副国级岗位。邓颖超一直都很理解周总理,无条件地配合丈夫,对于工作和职务从来没有提出过自己的要求。总理在世时,她全心全意做好后勤保障,几十年来毫无怨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香凝女士曾经赠送给周总理夫妇一幅画。上面有两朵红梅,都处在盛放时期,不过其中一朵花被另一朵的枝干给挡住一大半。何香凝画里的寓意,就是总理夫妇贡献巨大,而邓颖超为了国家利益做出了不少个人牺牲,甘居幕后。建国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邓颖超在全国妇联工作,没有正式进入政府部门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平时都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主席指示,但这件“半公半私”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就能做主,主席也不会有意见。那份手令在抽屉里躺了近两年,在周总理去世前,连邓颖超都不知道主席曾有过这样的批示。这并不是邓颖超第一次“享有”这种待遇。建国初期拟定干部工资标准,邓颖超原本被定为行政五级,周总理回家后和她商量:还是定为六级(降低待遇)吧。还没等周总理解释原因,邓颖超便大度地表示:我同意,你决定的都是有道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工资标准的事情,曾给总理当过行政秘书的何谦同志给予了证实:不光是邓颖超同志的工资。当年周总理得知李银桥(毛主席卫士)的工资为13级,便提出把我的12级标准也降下来吧,和李银桥同志持平。其实,我比李银桥早参加革命2年哟。能够在总理身边工作的同志,觉悟都非常高。何谦笑着回忆,当时他也没有讲二话,回去主动打了申请报告,把自己的工资级别降为13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颖超是非常有才能、且心胸宽广的老革命家。周总理去世后,中央按照毛主席生前指示,在1976年12月将邓颖超增补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几年后她又成为正国级的全国政协主席。总理在世时,邓颖超是他在家中的贤内助;当有机会站上前台为人民服务时,邓颖超在晚年又贡献出了全部的能量。总理夫妇,让人无比敬仰和怀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