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10日,原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上层反动分裂集团分子以拉萨为中心,悍然发动了大型武装叛乱,这是自1949年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几次叛乱之一。

事情发生后,中央军委立即下达了指令,要求驻藏部队立即展开反击,彻底镇压叛乱,要以维护西藏地区的和平稳定作为第一要务。

有了军委的命令,解放军部队自然就可以放开手脚去进行平叛行动了,但此时美国方面公开发表唱衰言论说解放军“一定会打败仗”。

那么西藏地区的叛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美国人就这么肯定解放军“一定会打败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边陲

1959年西藏地区爆发的叛乱事件,时至今日仍然对于国家来说仍然是一记长久回响的警钟。

实际上在西藏叛乱司机爆发之前的1958年下半年到1959年初,在拉萨这座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古城下,阴影已经在城市里无人问津的角落里进行滋生,那是日光所照不到的地方,众多分裂分子越来越觉得这里就是中国的“法外之地”。

尤其是从1958年开始,西藏上层的反动集团默许了许多凶狠残暴的分裂分子在山南等地建立成熟的、有完整组织架构的叛乱组织。

而这些叛乱武装组织平时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围攻中央派驻于西藏地方的政府工作机构,更有甚者还对解放军部队进行伏击,并残忍的对解放军战士进行了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这些反动分子不仅仅将枪口对向他们认为是“外来”的解放军,还对西藏本地的爱国僧侣进行了残酷迫害,这让西藏本就风云诡谲的局势变的更加混乱不堪。

在1959年3月10日,原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上层反动分裂集团分子,不顾地方民众自我意愿、忽视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的国策方针,发动了一场给西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愚蠢叛乱。

这天上午,反动分子先是派人大肆散布,当天在西藏军区解放军驻地举办的文艺演出上,会有人遭受生命威胁的谣言。

这导致一些对分裂分子与西藏政府部门两边均持观望态度的中立人士、坚决维护信仰的民众以及本就想要掀起叛乱的反动分子联合而成的一股力量,浩浩荡荡的向西藏军区的方向行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桑颇·才旺仁增

在反动分子的煽动与唆使下,西藏军区副司令员桑颇·才旺仁增在冲突中被打伤,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堪穷・帕巴拉·索朗降措被残忍杀害。

然后叛乱武装组织的首领,在夏宫罗布林卡召开了宣扬“武装独立”的反动会议。

会议上的反动分子情绪激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狂热感情,这种煽动民众情绪的思路与西方发动政变的思路如出一辙,很难说背后有没有其他对中国抱有敌意国家的手笔。

从军事角度来看,叛乱武装组织占据了拉萨境内多个重要的军事据点以及制高点,包括药王山、夏宫罗布林卡、布达拉宫等地,在交通要道和重点建筑处都构筑了防御工事,并包围了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机构和西藏军区机关两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达拉宫

这些工作花费了大约一周时间,直到3月17日叛乱武装组织开始按照先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开始对其进行集中射击。

针对这一事件,美国方面表示:“以中国现在的情况来说,他们这次在西藏一定会打败仗。”

那么美国的底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早在抗美援朝时期就已经惨败给中国的他们,怎么就能断定解放军平定不了西藏的叛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轻而易举

西藏武装叛乱事件的背后,是美国处心积虑的要一改以往对于中国地区的态度,实际上还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其实早在1940年的时候,美国人对于中国西藏这一带的边陲地区,就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开始着手在这一带逐渐深入自己的势力,当时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对这边的防范并没有多么上心。

1945年之后,美国开始支持蒋介石政府,于是对西藏的渗透也一度陷入了中止,因为蒋介石实在是一个“明事理”的代理人。

但随着解放战争情势的急转直下,特别是国民党主力部队在淮海战役中的失败,让美国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同时也是为了应对与苏联的“冷战”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1950年开始,美国开始秘密的向中国西藏地区进行武器装备运送,帮助分裂分子建立起了一定的战斗力,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能是为了试图策应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构想,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将中国看向朝鲜半岛的目光,放到国家的西南边境上。

毕竟朝鲜半岛的战况再焦灼,肯定也比不上自己国家“后院起火”来的严重,这个道理美国人懂、蒋介石懂、毛主席自然也懂,但是美国人确实低估了解放军的战斗力,这份轻敌也让他最终在朝鲜战场上吃了大亏。

1959年3月19日,西藏的武装叛乱组织,开始袭击前往拉萨河渡口,执行值勤任务的解放军小分队,次日向当地驻军发起攻击,标志着拉萨地区全面叛乱活动的开始。

之所以美国认为此时的中国,不具备平定西藏拉萨地区叛乱的能力,不仅仅是因为西藏地区得到了美国方面的军火支援,还是因为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大跃进”后饥荒与天灾的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各方面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国华

中央军委在得知西藏地区的情况之后,迅速做出了应对,紧急命令驻扎在西藏军区的十八军司令员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火速平叛,要坚决执行中央此前下发的18字方针,即“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根除分裂分子在西藏地区的流毒。

张国华在西藏地区经营多年,亦是深得民心,他的反击得到了众多西藏广大爱国僧俗人民的支持,在人民的支援下,张国华的部队才得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行军计划的制定与后勤保障的准备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投入战斗。

3月20日上午,解放军开始正式投入平叛作战行动,其实在解放军的眼里,西藏的这帮叛乱军即便装备再好,但也跟十几年战场上下来的军人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冠三

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解放军兵分两路,就直接拿下了叛乱军重病把守的药王山制高点和夏宫罗布林卡中的叛乱军指挥部,叛乱军被拿下的时候人都傻眼了,自己构筑的如此“完美”的防御体系,这么容易就被攻破了。

3月22日上午9点,拉萨地区大昭寺内的最后一批叛乱军缴械投降,至此,叛乱军主体基本上遭到平息。

歪打正着

西藏地区的不稳定虽然有着外来因素插手的结果,但是历史原因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1959年的这次西藏叛乱,虽然主体部分在短短几天之内就遭到了平息,但是彻底铲除整个西藏地区的叛乱,人民解放军却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1951年西藏就和平解放了,但是直到1959年居然还能发生武装叛乱,这其中的缘由的确值得我们去仔细思考。

在和平解放西藏以前,西藏人民深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所迫害,虽然1951年民主改革与土地改革先后在西藏地区实行,但是并没有动摇西藏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导致这个毒瘤一直蛰伏到了1959年,通过武装叛乱的方式进行了一次集中爆发。

1951年5月23日,中共中央人民的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签订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七条协议》,这份协议对于中国的统一和西藏的地区改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

并且这一次的和平解放,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粉碎了外部势力,妄图将西藏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的阴谋,为西藏的百万人民开辟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的解放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沛·阿旺晋美

但其实落到实处的政策,受限于当时中共在西藏地区还处于和平相处的方针,并没有过多干涉西藏地区的地方事务,导致了分裂分子一直存在,其亡我之心不死,所以西藏地区大多数人民的生活境况依然没有得到特别大程度的改善。

而1959年这次的叛乱算是将这一矛盾彻底激化,也让中央坚定了要彻底对西藏地区的封建农奴制度进行民主改革的决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次叛乱是变相的给了西藏地区彻底打碎旧时代枷锁的机会。

1959年7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举行了第二次会议,会议制定了西藏地区彻底统一进行民主改革的决议。自此,西藏持续了700多年的封建农奴制度在新中国彻底崩溃,西藏的百万农奴群众也终于等来了属于他们的光明未来。

看完这段有关美国人说解放军“一定会打败仗”的往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