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成年人可以作为发明人吗?最近有客户过来咨询,说“我的孩子还未成年,他喜欢搞发明,但是他能不能成为发明人呢?”

最近就有这么一个未成年人搞发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真实案例被媒体争相报道——重庆9岁女孩发明防地震桌椅获国家专利

“如果教室里的桌椅能抗震,地震来时,就能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多逃生机会。”带着这样的想法,重庆巴蜀小学三年级2班的9岁女孩徐紫琪发明了一种“防地震桌椅”,获得了国家专利。这套“防地震桌椅”有何奇妙之处?为何会想到要发明防地震桌椅?一起来看看。

徐紫琪发明的《一种防地震桌椅》获得国家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紫琪发明的《一种防地震桌椅》获得国家专利

“别看这套桌椅的外观和一般桌椅没什么太大区别,它强大的功能都藏在桌椅下方……”重庆巴蜀小学三年级2班,徐紫琪拿着她发明的“防地震桌椅”向媒体记者介绍起它的功能和细节,“椅子下方有个弹簧,弹簧连接着一个插销。当危险来临时,我们用手拔掉插销,在弹簧的带动作用下,椅子可在瞬间实现平放,变成一张‘床’放在桌子下方。”

同时,桌子下方四周还设置了卷帘机构,躺在这张“床”上,再拉下卷帘,就可以形成围合的保护区间,能有效抵御落石和灰尘,帮助被困在废墟中的人赢得更多等待救援的时间。“防地震桌椅在遇到地震时,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减少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这套防地震桌椅还可以用来午休。午休时学生们可以将椅子放平放置在桌子下方平躺休息,如果觉得光线太亮,还可以拉下桌子下方卷帘抵挡光线,提高大家的午休质量。

今年3月,这款防地震桌椅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获得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重庆赛区小学组金奖。

徐紫琪发明这款防地震桌椅,源于去年“五·一”假期,妈妈带着她参观了汶川地震映秀小学地震遗址,“一所小学在十几秒的时间内整体下沉,小朋友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非常难过。那时我心里就在想,如果在教室里就能避震,这些小朋友也许就会幸存下来……”

在父母的帮助下,小紫琪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从构思、学画图开始,到研究桌椅结构、寻找制作材料、找3D打印店,再制作出成品,足足用了3个多月时间。“发明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有时设计方案不够完善,模型制作时又出现问题,前前后后做了无数次修改和调整。当最后成功做出防地震的桌椅时,很有成就感。”徐紫琪高兴地说。

如今,她又开始攻克一项新发明—“文件收纳台灯”。班主任冉义说,“紫琪是一个喜欢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的孩子,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她喜欢行走在社会大课堂中,经常在班上给同学们分享交流她的所见所得。她非常喜欢动手做手工,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有了自己的发明创造。”

回到开头的问题,显然,未成年人可以作为发明人。那么,成为发明人到底有哪些要求呢?

答:成为发明人的条件十分明确,那就是必须为自然人身份,排除了课题组、公司、单位或其他任何组织形式的可能性。这一资格不受个体行为能力的严格限制,无论是限制行为能力者、无民事行为能力者,甚至是那些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精神病患者乃至服刑人员,只要他们对发明有所贡献,理论上都可成为发明人。

判定某人为发明人的核心标准,在于其是否对发明创造做出了实质性的技术贡献。这里所指的“实质性贡献”,特指在技术层面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在发明过程中起到组织、资金支持、提供研究环境和工具作用的人员,以及仅为发明提供辅助工作或是未直接参与创造过程的单位领导,并不符合发明人的定义。

发明人享有署名权,这是一种人身权利,不可转让。但是,发明人与申请人并不总是同一人,他们有权获得奖励和报酬,但不具备自行实施专利或在遇到侵权行为时直接起诉侵权者的法律权利。

来源 | 高沃综合上游新闻等

编辑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声明 | 部分图文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