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微生晓芸

编辑丨微生晓芸

前言

在印度的一些偏远地区,特别是没什么水资源的干旱地带,有一群女性成为了“水妻”。

水妻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不停地取水,仿佛她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了水源。

她们为何会沦落成水妻?水妻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水妻的艰难之路

印度“水妻”现象主要存在于印度一些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在那些偏远角落且干旱到快冒烟的地方,水可是比金子还难搞。

人们为了喝上一口清凉的水,得跋山涉水,如果近处的水质一言难尽,也只能往更远的地方走去。

有些地方水少得可怜,人们还得排队等水,这可真是把“水妻”们的负担又加重了一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及为什么会滋生这样一种群体,因为在印度的一些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搞不起来,男人们只好外出打工,女人们则留守家中,肩负起搬水的重任。

她们往往需要在凌晨时分就起床,因为此时是水源相对充足且温度较为适宜的时段。

她们会携带沉重的取水工具,如陶罐或塑料桶,步行数公里甚至更远,前往附近的河流、湖泊或水井取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仅要面对烈日的炙烤和高温的煎熬,还要时刻警惕野生动物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有时山路崎岖难行,她们需要小心翼翼地攀爬着前进,因为路途遥远,她们常常需要忍受饥饿和疲惫的折磨。

并且一名水妻每天至少需要往返两次才能完成家庭的日常用水需求,这意味着她们每天至少需要行走十几公里的路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劳动强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更何况是这些身体瘦弱、营养不良的女性。

长期的劳累和缺乏休息使得她们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许多人因此患上了各种疾病。

除了身体上的负担,水妻们在取水过程中还面临着精神上的压力,她们常常因为无法及时完成取水任务而受到家人的责备和抱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妻们不仅待遇低,而且社会地位的低下,在印度的一些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将“水妻”视为低人一等的存在。

所以即使她们在遭受家庭暴力、虐待等不公待遇时,往往也无法寻求有效的帮助和救济,这也使得她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有人问,为何她们自己不去找点别的事情做,非要当“水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那些地方,许多人的观念都是女性应该承担家庭中的取水任务,因此她们只能默默承受着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她们自己也意识不到自己有能力去做别的事。

于是,她们只能背负重重的铝罐,穿越崎岖的山路,走过荒芜的沙漠,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找到一处可供取水的地方。

甚至一个家庭可能不止一个水妻,毕竟印度人觉得孩子多一点比较好,所以家庭喝水的任务又会变重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如果只有一个水妻,万一水妻出现什么问题,那家庭岂不是要断水了?水是生命之源,所以为了减轻这一负担,他们便采取了多娶老婆的策略。

这些妻子们可以轮流去取水,从而使得家庭的水源更有保障。

并且有些水妻们的身份很特殊,比如寡妇,有些印度女性失去丈夫后自己难以生存,这时她们可能会受到更加不好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妻都是什么人?

有些印度地区对于寡妇很不友好,甚至还有“寡妇蹈火殉葬”的古老传统,这一传统给丧夫的女性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排斥,使她们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

除非选择再婚,否则这些女性难以重获社会地位,寡妇还会面临着许多的困境和歧视。

她们被剥夺了参与宗教和节庆活动的权利,甚至有时不能与其他家庭共进餐食,这种排斥和歧视不仅让她们在物质生活上陷入困境,更让她们在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改变这种困境,一些寡妇选择了成为“水妻”,这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通常由一些无法负担正常婚姻费用的男性发起。

她们选择成为“水妻”也是为了寻找一种生活上的依靠和精神上的慰藉,水妻虽然劳累,但是她们至少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

并且有些水妻可能并不会和丈夫居住在一起,比如这种寡妇群体,可能他们也只是缔结了这种类似的契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印度政府也对此事有自己的考虑,比如印度是一夫一妻制度,水妻相当于就是违法娶更多的妻子了。

然而对于此事,很多人表示自己没办法,男人要劳作赚钱养家,家里只有一个水妻孩子怎么照顾又是问题。

所以在很多地区,还是有许多人不止一个妻子,而想要改善这些人的生活,又是一件难事,毕竟干旱属于自然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印度一直在努力,想着改善当地的水源条件,并且还宣传对水妻不能太苛刻,他们也是家庭的一份子。

但是“水妻”现象根深蒂固,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其实印度也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先进做法。

为“水妻”提供更多的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提高“水妻”自身的权益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障“水妻”的权益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水妻”自身共同努力。

通过立法保障、财政支持、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逐步改善她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妻”的权益保障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政府也应加大对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供水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取水难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的干旱地区集中在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这些地方雨水不足,而且越来越不稳定。气候变暖让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就拿印度西部来说,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雨水稀少,土地干瘪。农作物长不好,农民们日子难过。

再看北部地区,拉贾斯坦邦和哈里亚纳邦人口众多,开发过度,水资源紧张。水资源管理不善,干旱问题加剧,当地人生活更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中部地区同样遭受干旱之苦,中央邦、奥里萨邦和恰蒂斯加尔邦生态环境脆弱,干旱频发,生态环境受损,土地退化和生物种类减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印度政府花了大心思,推广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抗旱预警系统等。

国际社会也提供支持,但根本解决还需在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加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