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残联等部门积极开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相关行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诸多新职业诞生,残疾人的就业范围进一步扩大。天津市创美助残基地成立于2017年,以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为核心业务,目前正为900余名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的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子悦在天津市南开区悦动广场的办公地上班(5月17日摄)。今年32岁的张子悦是一位听障人士,他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的人工智能训练师。他很喜欢这份工作,经常主动加班帮助新来的同事适应快节奏的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富佳在天津市南开区悦动广场的办公地上班(5月17日摄)。今年24岁的牛富佳小时候因车祸失去了左腿,她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的动漫设计师。牛富佳曾在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获优秀技能奖,她在工作中乐观开朗,是基地的优秀员工。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富佳在天津市南开区悦动广场的办公地上班(5月17日摄)。今年24岁的牛富佳小时候因车祸失去了左腿,她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的动漫设计师。牛富佳曾在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获优秀技能奖,她在工作中乐观开朗,是基地的优秀员工。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超凡在天津市南开区悦动广场的办公地上班(5月17日摄)。今年28岁的王超凡是一位脑瘫青年,他现在负责创美助残基地的新媒体运营。王超凡热衷于学习各种后期制作软件,有着不错的文字功底和视频剪辑技术,平时还喜欢拍照,他很享受现在的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超凡在天津市南开区悦动广场的办公地上班(5月17日摄)。今年28岁的王超凡是一位脑瘫青年,他现在负责创美助残基地的新媒体运营。王超凡热衷于学习各种后期制作软件,有着不错的文字功底和视频剪辑技术,平时还喜欢拍照,他很享受现在的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子悦在天津市南开区悦动广场的办公地上班(5月17日摄)。今年32岁的张子悦是一位听障人士,他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的人工智能训练师。他很喜欢这份工作,经常主动加班帮助新来的同事适应快节奏的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鹏在天津市西青区的商业公寓内进行绘画工作(5月16日摄)。今年40岁的赵鹏是一位听障人士,他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的彩绘画师,赵鹏最大的愿望便是能举办画展。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鹏在天津市西青区的商业公寓内进行绘画工作(5月16日摄)。今年40岁的赵鹏是一位听障人士,他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的彩绘画师,赵鹏最大的愿望便是能举办画展。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刁文超在天津市西青区的咖啡厅内工作(5月16日摄)。今年37岁的刁文超是一位听障人士,他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的咖啡师。来到创美助残基地后,刁文超在同事的帮助下开始学习制作咖啡,并逐渐能够独立接待客户,语言能力也得到提升。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刁文超在天津市西青区的咖啡厅内工作(5月16日摄)。今年37岁的刁文超是一位听障人士,他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的咖啡师。来到创美助残基地后,刁文超在同事的帮助下开始学习制作咖啡,并逐渐能够独立接待客户,语言能力也得到提升。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宋磊在天津市西青区新城市中心的地下停车场为客户洗车(5月16日摄)。今年40岁的宋磊在十多年前因为意外失去了左手,他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洗车组的组长。宋磊的愿望是将现有的流动洗车搬到店面运营,扩大经营业务。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磊在天津市西青区新城市中心的地下停车场为客户洗车(5月16日摄)。今年40岁的宋磊在十多年前因为意外失去了左手,他现在是创美助残基地洗车组的组长。宋磊的愿望是将现有的流动洗车搬到店面运营,扩大经营业务。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