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到哪了?

都知道5月8日嫦娥六号就已经被月球引力捕获,目前正在环月逆行轨道,那么都过了这么久了,嫦娥六号到底什么时候落月呢?

据了解,在环月阶段,嫦娥六号将用20天左右的时间调整好位置,为落月做准备,大概也就是6月2日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落月后,嫦娥六号就会用48小时完成月背采样工作,之后于6月底带着月球样本返回地球。

虽说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但是月背“挖宝”岂是那么容易的事?

  • 创历史新高

都知道本次我国嫦娥六号任务是人类首次月背采样,那么作为人类首次月背采样,嫦娥六号的“挖宝”之旅究竟难在哪里?

首先,就是通信问题。

由于地球上无法与月球背面的航天器直接通信,我们就需要先送一颗中继卫星架起地月“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之前嫦娥四号奔赴月背时,我们就发射了鹊桥号中继星,让它围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运行,这样就可以盯住月球背面,保障任务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嫦娥六号,由于鹊桥号寿命已尽,目前正超期服役,所以我们就设计了鹊桥二号。而对于月球南极,鹊桥二号的视野也比鹊桥号视野更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鹊桥二号也将为嫦娥六号任务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

除了通信问题,就是月背环境对嫦娥六号任务的影响。

由于月背遍布陨石坑,地形复杂,起伏较大,这些都会让嫦娥六号着陆下降、开展月面工作、起飞上升等环节存在很大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本次我们嫦娥六号任务选择了与以往不同的环月逆行轨道飞行,且探测器自主控制能力上升,大大提高了月面工作效率。

对于复杂的地形,嫦娥六号则采用了多脉冲轨道控制策略,可以通过精确的自动化设计方式使探测器到达预定着陆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嫦娥六号环月时间已过半,现在就等顺利落月了,在登陆月背后,嫦娥六号也将采集月背2米以下的月壤,并将其顺利带回地球。

这将创造人类无人探月历史,相信届时也会引起国际上的轰动。

  • 美国又伸手?

不过,当我们还在对嫦娥六号任务自豪的时候,NASA也已经急不可耐地向我们伸出了手。

之前就有NASA为获得我国嫦娥五号月壤样品,要求美国会“开绿灯”的前例,对于嫦娥六号即将带回的独特月壤样品,NASA的行为我们也不意外。

近日,美国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我国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渴望,希望能够共享嫦娥六号任务带回的宝贵月球土壤样本。

而且在表达这一愿望的时候,其还特意强调了《沃尔夫条款》,NASA局长在法国《回声报》发表言论,表示:尽管美国《沃尔夫法案》明确禁止中美两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单方面将其航天成果分享给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能说太荒谬了!

不过对于月壤样品的申请,我国始终都是展现出开放和合作的态度。

我国明确表示:只要美国方面遵循既定程序,正式向中方提交申请,并经过沃尔夫条款相关人员的审核与批准,中国将认真考虑并有可能批准分享相关的月球土壤样本。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和国际责任。

不过,随着我国航天不断突破,美国也不是第一次在航天领域寻求与我们合作了。

像是作为地月“桥梁”,为嫦娥六号提供通信服务的鹊桥二号中继星,在美国申请使用后,我国已经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很多人都对此感到不解,其实与美国合作,一是我们在太空探索方面一直保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二是这样也能让我们在技术层面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

美国多次表现出想要与我国航天合作,也体现了我国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信这一点,大家也能注意到,不管是载人航天还是深空探测,我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甚至我们大众生活,也与航天领域越来越贴近。

像是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航天领域的太空食品——航天员能量餐,也出现在上班族和户外活动等场景中,营养丰富,还能为人体提供长达6小时的能量支撑,不仅在航天领域适用,在大众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最近中科宇航宣布其“太空旅游飞行器”将于2027年进行首飞,计划在2028年开始载人太空边缘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这些航天科技逐渐走向大众,我们也越来越体会到了我国航天领域发展的迅速。而这次嫦娥六号月背“挖宝”顺利归来,也将会再次创造人类探月的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