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一种依赖于卫星信号的导航技术,它利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群,精准地确定用户接收机在地球上的具体坐标。这一系统不仅提供全球性的位置信息,还能实时追踪速度和时间,为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安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

一组维持在轨道上的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器组成了GNSS系统。这些卫星会发射出精确的时间信号,而用户接收器则通过测量这些信号从卫星传播到地面的时间,来准确计算出用户的具体位置。目前,全球主要的GNSS系统包括美国研发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推出的GLONASS、欧洲联合研制的Galileo系统,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是我国自行设计并成功部署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一系统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突破,是继GPS和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并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该系统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能力。此外,北斗系统还具备独特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以及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

  • 发展历程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卫星定位,在80年代卫星导航更是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即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为我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为全球提供服务。

据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透露,截至2022年11月4日,北斗三号在轨卫星与原来超期服役的北斗二号卫星共有45颗在轨提供服务,系统的性能表现出色。截至2023年7月,北斗系统已经为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了服务。

  • 优势特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世界领先的卫星导航技术之一,不仅在传统的定位、授时、导航服务上表现出色,更在创新应用上独具特色。其星基增强服务已写入国际标准,为民航、海事等行业提供服务。精密单点定位技术为国土测绘、精准农业等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精度服务。同时,北斗系统的区域短报文服务能力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用户容量的扩大和终端的小型化、低功耗设计。结合地基增强服务网络,北斗为用户提供了从米级到厘米级的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最值得一提的是,北斗系统的国际搜救服务,通过搭载在特定卫星上的搜救载荷,为全球用户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搜索救援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斗系统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比较

从定位精度、覆盖范围、可用性、可靠性、应用领域等多个维度将北斗与其他三大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对比。

通过采用双频技术和差分定位技术,北斗系统能够显著减小大气延迟误差,从而将定位精度提升至亚米级别。GPS和GLONASS系统虽然也具备较强的定位能力,但通常只能达到米级精度。而Galileo系统,尽管尚未完全建成,但其预计的定位精度将与北斗系统相当甚至更高。

GPS系统以其全球范围内的稳定服务,成为覆盖范围最广的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系统虽同样具备全球覆盖能力,但在某些高纬度地区表现稍弱。北斗系统虽目前主要服务于亚太地区,但其全球覆盖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中,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全球覆盖。而Galileo系统,由于建设尚未完成,其全球覆盖能力尚待观察。

GPS系统凭借多年的成熟应用,拥有极高的用户满意度。GLONASS系统在某些特定区域的表现稍显不足,而北斗系统的可用性正在逐步提升。未来,Galileo系统有望成为一种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备用系统。

这些卫星导航系统都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防务、灾害应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GPS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尤为普遍,而北斗系统在我国境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并随着其全球覆盖的扩展,将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GLONASS和Galileo系统也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北斗系统的国际合作

北斗系统与多国共同推进多系统兼容共用,并成功应用于环境保护、土地确权、精准农业等多个领域。目前,北斗已服务全球230余国家,超20亿用户,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北斗服务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凭借其“千里眼”般的精准观测和预警能力,正密切监控萨雷兹湖,以确保塔吉克斯坦部分地区及周边国家免受地震引发的潜在威胁。科威特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构建了高达300米的科威特国家银行总部大楼;泰国则通过建设北斗CORS站网,为地籍调查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已成功落地,这是北斗系统在海外的首个组网项目,满足了其在城市规划、地籍管理、环境监测等多方面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需求。

  • 结束语

专业人士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以北斗系统为基石,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这一体系将为核心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届时,无论身处室内还是室外,从深海到深空,用户都能享受到全覆盖、高可靠性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以更高的精准度和更强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全球,造福于人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各国对卫星系统的开发升级给予了更高的重视。

我国也始终坚持对北斗卫星系统的深度开发,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科技硬实力。目前,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社会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我国“北斗”已经走向世界,正逐步成为世界的“北斗”,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