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咚咚锵、咚咚锵……”5月9日下午,红花岗区中华路街道调委会迎来20余名特殊客人,敲锣打鼓送来一面印着“做人民满意公仆,为民工排忧解难”的锦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群众送锦旗

原来,包工头娄某某经刘某某介绍,以带资进场施工的方式承包某酒店管理公司的水电安装工程,合同约定以工程进度来支付相应的费用,但因娄某某管理不善、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工程未按期完成,酒店方以此为由拒绝拨付工程款,造成资金短缺,导致22名农民工被拖欠142545元工资。司法所了解情况后,及时组织娄某某和酒店方调解。经调解员明理释法,情理相融地劝导,最后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酒店方与工程介绍人刘某某以现金的方式当场兑付了22名民工被拖欠的工资142545元。民工们拿到工资后,专门制作一面锦旗,请上腰鼓队敲锣打鼓到调委会表达谢意。

近年来,位于红色地标毛主席住居旁的中华路街道,根据辖区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社会矛盾多、特殊人群多、群众法律需求多等“五多”社情特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红色跑跑”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司法所借助该平台,整合法律资源,组建“律师跑跑团”“调解员跑跑团”“‘法律明白人’跑跑团”三支队伍,预防矛盾,化解纠纷,促进和谐,“跑”出基层平安建设好“枫”景。

“律师跑跑”为重大事项合法性“把脉”

“该协议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乎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具象化……”这是街道办事处法律顾问、佳信律师事务所王颖律师在为办事处一份拆迁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该办事处辖区静山小区、东方大道等历史遗留问题楼盘较多,在处置时,易出现合同与政策的模糊地带,这时候,“律师跑跑”第一时间提供专业法律支撑,为街道办事处拟定合同“把脉”,审查其合法性,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据了解,该办事处以购买服务方式,常年聘请资深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为依法行政把好“法律关”,同时,红花岗区司法局整合全区律师资源,为该办事处10个社区派驻10名专职律师,作为法律顾问,组成“律师跑跑团”,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调解员跑跑”化解千家“烦心事”

5月8日上午,苟家井社区居民杨某某到司法所反映,由于自己目前经济状况不佳,无法按照离婚协议继续全额承担患重疾的长子杨某的抚养费,希望司法所组织前妻调解,重新协商抚养费问题。获知该情况后,司法所组织调解员展开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

经调查,杨某某和王某某于2001年10月30日登记结婚,后因感情不和,于2014年9月协议离婚,协议明确两个儿子均归男方抚养,女方不支付任何费用。现因男方经济状况不佳,长子又患重疾,无法继续独立抚养两个孩子,男方希望女方支付一定合理抚养费,被女方拒绝。调解员通过普及法律知识,述说家庭亲情等方式,多次与女方沟通,最终女方同意每月月底支付重疾儿子300元生活费,并签订调解协议,该重疾患者的正常生活得到了司法保障。

记者了解到,中华路街道办事处1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的56名调解员,组成“红色跑跑团”,常年活跃在楼栋、院落,以“奔跑”姿态,为辖区群众化解“烦心事”,奏响平安协奏曲。

“‘法律明白人’跑跑”传播法治“好声音”

“朱哥,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必须承担教育抚养责任的哦,继续对两个娃儿不管不问,造成他们生活无着或辍学,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呢。”5月10日,“法律明白人”张涛在入户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时,发现未成年人朱某某兄弟2人因父母离异,生活费、学费无法得到保障,于是立即现场打电话给其父亲朱某,宣讲法律规定。同时,联系街道司法所,希望帮助2名未成年人维权。后经司法所多次协调后,父母双方均同意按月支付兄弟二人生活费。

中华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干部、热心的退休党员、教师、法官、警官等117名“法律明白人”组成“红色跑跑团”以来,在棚改、老旧小区升级改造、辖区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等中心工作中,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入户开展扫黑除恶、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禁毒等法治宣传,把法治“好声音”传进群众耳中、植入心底,提升民众法治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法律明白人入户开展普法宣传

来源:红花岗区司法局
终审:李克炯
复审:黄 艳
初审:陈 睿
编辑:罗紫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