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瓷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清康熙年间,景德镇陶瓷艺人以明代五彩瓷为基础,开发出了釉上蓝彩颜料,才使得“五彩瓷”真正步入釉上五彩的范畴。康熙五彩瓷作为清代釉上彩中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而且还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艺术特征,代表了五彩瓷的最高发展水平。清人陈浏所著《匋雅》中云:“康熙彩之颜料,因非后世所常有。论其画手高妙,不但官窑器皿,髣髴王恽,即平常客货,亦莫不出神入化,波澜老成。”

在绘制题材方面,康熙五彩之画有山水人物、植物花卉和花鸟鱼虫等。随着市民文化的日益繁荣,画有历史故事和小说故事题材的五彩瓷器变得更受欢迎,主题常来自古典文学作品版画插图,这些版画插图是明代以来流传下来的,它与明清两代的文学、绘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部分精品瓷器上人物绘制生动,故事性强,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本次慕古擷珍从英国征集到两件康熙五彩精品,均描绘了中国古代美好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反映了人们勇于追求真爱的精神,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41

清康熙

五彩雀桥相会大罐

带盖, 51 厘米高

来源:英国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150,000-200,000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通体白釉,罐盖面描绘童子嬉戏图,色彩绚烂热闹。罐身颈部绘一周折枝花卉纹。腹部描绘牛郎与织女于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之景,牛郎立于一侧,喜鹊盘旋于空中,七仙女站在桥上,头戴珠冠,笑意盈盈。画面连接处以矾红描绘大量云纹,时代特诊明显,亦与画面中神话虚拟的场景成为呼应。

据晚明仙传小说《新镌仙媛纪事》,载牛郎织女有两种传说。一为织女是上应天宿,而牛郎则是河鼓星,据传“天河”与海相通,汉代时有人乘槎去探寻天河所在,发现一处城郭屋舍,织夫人在其室内,其丈夫在河边牵牛饮水(附图 1)。另一说法则是牛郎为汉代“二十四孝”中的董永,董永卖身为奴葬父,天帝被其孝心感动命织女助之,织女嫁与董永为妻,日织布六百匹,为董永还清了债务。而关于七夕相会,《新镌仙媛纪事》中也有侧面记载,织女曾与太原书生郭翰有过一段仙凡相恋故事,郭翰问织女牛郎何在,织女答曰:“河汉隔绝,无可复知”,而后织女“将至七夕忽不复来,经数夕方至”,从中可以看出织女牛郎被银河隔绝,一年中仅可在七夕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图1:明万历三十年(1602)草玄居杨尔曾自刻本《新镌仙媛纪事》中相关版画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中,牛郎织女逐渐与董永的爱情故事相融合,两则故事虽主角不同,但都为神仙爱情故事。本品整体画意轻松自然,爱意满满,将北宋词人秦观《鹊桥仙》中牛郎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世间至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图2:河南省灵宝市文物管理所藏宋代菱花形鹊桥相会图铜镜

河南发现一件宋代铜镜的纹饰与本拍品十分相似(附图2)。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康熙五彩牛郎织女纹大瓶(附图3),曾属著名收藏家孙瀛洲先生旧藏,后捐赠于故宫博物院,与此件器型、纹饰等十分相似,可对比参考。另外,此件五彩将军罐尺寸甚大,造型恢弘雄健,同时期罐类器中常见小尺寸作品,如拍品般器型伟岸者可谓寥寥,极为难得。馆藏同类器可参考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清早期五彩侍女雅集图将军罐(馆藏编号:50.235.1a, b)(附图4);及英国皇家收藏信托基金会藏清顺治至康熙五彩贵妃醉酒图将军罐一对(馆藏编号:RCIN.35286)(附图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图3:孙瀛洲之子孙洪琦先生与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五彩牛郎织女纹大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图4: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清早期 五彩侍女雅集图将军罐(馆藏编号:50.235.1a, 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图5:英国皇家收藏信托基金会藏:清顺治至康熙 五彩贵妃醉酒图将军罐一对(馆藏编号:RCIN.3528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42

清康熙

五彩「刘阮入天台」瓶

34 厘米高

来源:英國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120,000-180,000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直口长颈,斜肩圆腹,下承圈足。内外施釉,足底露胎,胎质洁白坚细。颈部及肩描饰折枝花卉纹,腹部绘“刘阮入天台”神仙故事之“初入山采药”的情节。可见一人手持锄头、药篮,一人引路前行,对面山峰嶙峋隐现不得其踪。山崖后为天台山二仙女之府邸桃源,见两位仙女笑意盈盈,相谈甚欢,四周树影婆娑。景致如诗中云:“天和树色霭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画面细笔勾勒,淡水渲染,人物、山石、草木等无一处不精彩。

刘阮遇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仙凡爱情传说,讲述的是东汉年间剡溪的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采药,遇到仙女并结为夫妻的故事。虽为仙凡传奇,但故事细致动人、委婉入情,无半点神力怪奇,充满了人文色彩。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幅元代画家赵苍云绘《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卷》(附图6),画中所绘场景与本品画面颇为相近。

明代臧懋循编,万历时期刊本《元曲选》中,有一副天台二女及刘阮的版画(附图7)亦与本瓶纹饰相似,或为瓷器绘制之粉本。其实刘阮的故事不单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地追慕,更有对战争的逃避厌倦,以及想拥有平静美好生活的渴望。因此这一故事也频繁出现在明末清初的瓷器、戏曲、版画中。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时期五彩水浒人物长颈瓶(馆藏编号:G4755)(附图8),其造型及绘画风格与拍品相似,可参考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图6: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元 赵苍云绘《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图7:明臧懋循编,万历时期刊本《元曲选》中相关版画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图8: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清康熙 五彩水浒人物长颈瓶(馆藏编号:G4755)

清末寂园叟所著《陶雅》一书中有载:“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康熙年间的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的重要地位。康熙五彩冠绝一时,为世人所重,画法独特,风格一绝。这一类颇具文人画意的五彩瓷器,通过纹饰、画意、技法、用彩等相互影响渗透,共同散发出底蕴深厚的美学韵味,终将成为后世百年难以企及的熙朝绝唱,为世之所珍。
版权声明
专委会微信公众号文章来源于作者授权或者投稿文章,大部分转载文章都尽量标明了出处以及作者信息,版权都归作者所有,若涉及到版权问题,请添加:997083770 联系删除,谢谢!(文玩收藏 送拍问题也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