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众多的上市企业来说,国际贸易行情动荡在2023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阴霾”。受到需求减弱、供给恢复、运价下滑的影响,多家和国际贸易相关的上市物流公司的业绩,同比去年都有所下滑。

“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很多细分市场来说,2023年又是重要的“利润年”,快运、数字货运、即时配送等行业在2023年都出现了利润上的重大突破,赚钱的企业竟然一下子变多了。

我们盘点了11个细分市场44家企业的2023年度业绩,综合地来看看2023年物流行业的整体变化。(各企业财务报表适用的会计政策不一,因此,本文所列净利润数据仅作参考,不完全具有对比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综合物流:盈利能力成顺丰、京东物流、菜鸟主要看点,中国外运受国际行情影响总收入微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顺丰

顺丰在2023年的整体数据表现是很“漂亮”的。

首先,主营“时效快递”业务方面,在卖掉了“不赚钱”的丰网业务后,其时效快递业务份额继续保持领跑,营收达到1154.6亿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6成。

其次,多元化布局上,快运、同城即配、冷运及医药等业务都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多个板块扭亏为盈。顺丰新业务的整体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28.2%提升到2023年的42.8%,增幅高达近15%。

比如,顺丰的快运业务已经多年跻身行业第一,达成了初步的战略目标。同城业务在2023年成功扭亏,实现首次年度盈利。冷链冷运及医药业务在2023年成功跨过了百亿元大关,总收入高达103.1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7%,增速在各业务板块中是最快的。根据这个发展趋势,冷链冷运及医药业务有可能在今年实现全面盈利。

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虽然出现了同比下降,但其中的供应链业务依然是贡献了正向的增长。

2)京东物流

自从2023年三季度财报数据发出后,运联智库就预测京东物流2023年有望突破盈亏平衡点。其2023年度财报数据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京东物流成为一家事实上盈利的公司。

按照营收类型来说,京东物流主要有两大类业务:一是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二是快递、快运等其他服务快递、快运是推动京东物流增长的主要动力。2023年,京东物流包含快递、快运等在内的其他业务收入为852亿元,同比增长42%。

2023年,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到815亿元,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7.7%。虽然从营收规模来看,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业务在行业中占据龙头地位。但这么多年下来,行业内更期待看到的,仍是一体化供应链业务在独立性和盈利能力上的表现。

3)菜鸟

菜鸟2023年度也实现了扭亏为盈,其财报的主要看点在于跨境物流板块。

从营收结构看,菜鸟的营收主要分三块,国际物流板块与国内物流服务板块几乎各占5成,而包括菜鸟驿站、菜鸟APP在内的科技及其他服务收入占比相对较少。

阿里巴巴在2024财年Q3财报中着重肯定了菜鸟与阿里国际电商,尤其是速卖通(AliExpress)之间的紧密合作。财报显示,该季度,速卖通业务订单增长了60%,菜鸟“全球5日达”单量环比实现三位数强劲增长。

此前的2023年9月,菜鸟联合速卖通推出了“全球5日达”,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五国率先落地。3月19日,菜鸟联合速卖通对“全球5日达”进行了升级,新开德国、法国、葡萄牙、沙特、美国和墨西哥等核心市场。

相对于贡献突出的跨境物流板块,菜鸟驿站和菜鸟乡村这两个业务稍微有些“拖了后腿”。目前,菜鸟在末端物流服务板块的商业化能力还较薄弱,这是菜鸟接下来需要持续探索的命题。

4)中国外运

2023年,中国外运总收入微降,主要原因在于海运和空运运价同比大幅下降。不过,运价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外运的货代及合同物流板块依然表现不错,分别实现23.08亿元、10.61亿元的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37%、15.22%。

2、快递:中通稳坐龙头;韵达、申通试图以价换量,打破平衡;极兔开始追求盈利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递价格战仍在持续,但主要集中在份额排名相对靠后的企业身上。

2023年全年,申通单票收入为2.23元,同比下降11.3%。降价换来了业务量的增长,申通全年的业务量为175.07亿件,同比增长35.21%,大幅超过行业整体增长。

韵达的降价幅度同样显著,但因为2023年上半年业务量出现下滑,全年的业务量仅取得同比7.07%的增长。

中通快递2023年的快递业务量为302亿件,占据全行业份额为22.9%。作为“行业老大”,中通的逻辑是在“量、质、利”之间保持平衡。根据中通快递2023年财报披露,其调整后净利润为90.06亿元,其已经成为最会赚钱的快递公司。

圆通在2023年年初份额超越韵达,成为行业第二。2023年的整体策略,同样是兼顾量的增长和合适的价格竞争力度。2023年全年,圆通的单票收入下滑6.8%,幅度小于韵达和申通。

曾经的“搅局者”极兔速递也稳了下来。2023年,极兔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达到11.6%,毛利率为1.1%,较2022年的-16.2%的大幅提升。极兔对于财务指标优化的解释,是单票收入保持稳定,而单票成本持续下降。

3、快运:全行业将迎来盈亏平衡,安能PK中通快运,2024年谁能问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的快运行业基本上是全面迎来盈亏平衡。

“行业龙头”安能物流基本上是手把手地展示了快运加盟模式在货量规模效益下的高盈利路径。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安能物流营业收入为99.1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5.1亿元。

据运联智库了解,安能的“盈利之路”做了这样几件事:组织变革,重塑管理模式;优化货源结构,聚焦优势公斤段;核心资源提效,精细化运营。

顺丰快运依然在营业收入上领跑行业,2023年营收达到330.8亿元,同比增加18.5%。而德邦最大的看点在于快运收入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指向了德邦未来发展重心的变化。

运联智库认为,2024年快运行业最大的看点会发生在安能物流和中通快运的竞争上。此前,中通快运通过媒体公开了一则极为重磅的信息:2023年中通快运完成货运量1133.26万吨,同比增长20.2%。对比来看,中通快运与安能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如果能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2024年中通快运或许在营收和货量上均能实现对安能物流的反超。

4、合同物流:新能源汽车仍是最热门赛道,但价格战难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同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市场,其中包含了包罗万象的多个子行业。因此,几家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无法代表合同物流市场的整体行情。

真正左右合同物流发展规律的,是上游商流的变化,尤其是汽车、消费、餐饮等几个大市场。

长安民生、长久物流、盛丰物流等合同物流企业的几项财务指标的变化,都指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合资汽车品牌市场表现失利,也直接影响着相关物流企业的业绩,比如说原尚股份。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造车新势力崛起,近两年持续不断有实力雄厚的新参与者涌入,市场也逐步由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竞争市场,尾部企业将面临淘汰重组,市场开始出现价格战,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5、危化品运输:密尔克卫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尔克卫是国内危化品物流龙头,业务包括货代业务、仓储、运输和分销四大板块,其中,仓储业务具有高壁垒资源属性。

分业务板块来看,从全年来看,2023年其货代业务营收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降41%,主要原因在于化工行业景气状况及海运运价的持续回落。不过,仓配业务还是较为稳健的,实现收入6.96亿元。

6、大宗供应链:物产中大、厦门象屿、建发股份、厦门国贸,四巨头净利润齐齐下滑

大宗供应链四家核心企业的业绩表现还是比较相似的。受多重因素影响,几家企业的归母净利都有大幅下滑,这与三季度年报的表现是一致的。

大宗供应链涉及金属矿产(黑色、有色等)、能源化工(煤炭、石化等)、农产品等,是各个工业产业链的上游,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大宗商品市场、大宗供应链造成较大影响。

一方面,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抑制大宗原材料采购需求,商品流通效率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受预期与实际需求错位等因素影响,玉米、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宽幅震荡,交易收益大幅波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物流地产:全国市场整体租金、出租率双双承压

2023年,物流地产全国市场,整体租金、出租率双双承压。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几家物流地产企业的业绩数据上。年报数据显示,各家净利润都出现了下降。

整体供大于求的态势让物流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但物流地产属于长周期投入,我们不能因为短时间内的数据认定物流地产的未来。

物流地产,本质是产业和消费的配套资产。一位曾在黑石任职过的业内人士对运联智库提到,未来对于物流地产来说,消费驱动仍会发挥重要的影响力;但这里的“消费”并不局限于电商,因为消费市场的商业模式本身也正快速发生变化。但变化可能在短时间内不会对物流地产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因为地产有延后性的特殊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跨境物流:整体情况惨淡,但结构性机遇已经出现

跨境物流的整体情况格外惨淡,主要是因为自2022年以来全球经贸下滑,航空货运发展承压,运价回落明显。

除背靠菜鸟的泛远国际,其余几家企业的营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华贸物流在其2023年报中提到,目前以亚太为代表的航空货运市场同比降幅收窄转正,我国外贸集装箱量同比增速上行,边际改善趋势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结构上来看,海外零售端电商化发展势头强劲,有望为中国跨境出口电商创造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而跨境电商物流以航空货运模式为主,有望带动空运专线与海外仓模式份额提升。

随着TEMU、SHEIN等“出海四小龙”的高速增长,有望推动跨境电商物流重回上升通道。

9、货运平台:满帮利润率暴涨,准上市企业货拉拉数据亮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扭亏的基础上,2023年满帮的盈利能力迅速放大,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净利润约27.97亿元,同比增长100.4%;归母净利润22.27亿,同比增长444.07%。

满帮的增长,主要归因于货运匹配服务收入的增加。从业务收入构成上看,2023年全年,满帮的货运经纪服务约占46%、交易佣金约占26%、增值服务约占17%、货运挂牌服务约占11%。从近三年来看,其货运匹配服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都在8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城货运的头部企业货拉拉,依然表现强劲。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货拉拉2023年全球GTV达94.14亿美元,营收13.34亿美元,实现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经调整利润3.91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同城货运市场极大的信心,稍稍扫除了快狗打车连年亏损带来的行业震动。

10、即时配送:顺丰同城首次盈利成行业最大看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时物流领域最大的看点,是顺丰同城在2023年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净利润达到5059.5万元,而去年同期为净亏损2.87亿元。

2023年,顺丰同城毛利同比增长93.5%,达到7.9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6.4%,相比去年4%的毛利率有显著提升。

达达集团旗下即时配送平台达达快送在2023年也实现了营收增长,与往年相比也有了进步。

即时物流是一个万亿级的赛道。去年10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的《2023即时零售发展趋势白皮书》显示,预计2023到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平台+自营)年均复合增长25%,到2030年有望增至3.6万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今年3月,市场消息称,京东零售集团定下了2024年的三大必赢之战,分别是内容生态、开放生态、即时零售。目前各大巨头正在即时零售市场攻城略地,京东之外,美团、阿里、抖音等玩家都在加速布局。

11、航运:全球贸易增长不及预期,运价较大波动

不仅是国际贸易行情的低迷,政治环境因素对于航运行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俄乌冲突持续,巴以冲突又起,红海航道危机等,让全球航运巨头们疲于奔命,举步维艰。这样的情况下,2023年各家企业净利润大幅下降,在所难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