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宫空间在星河巡航,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这颗明珠并非永远无虞,太空中的太空垃圾碎片与微粒,时刻威胁着它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不久前,中国空间站遭遇了太空微粒的撞击,导致空间站太阳翼受到损伤。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已经先后两次出舱解决这一问题,一次出舱7.5小时,一次出舱8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神舟十八号三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入驻空间站,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升级空间站,就是对空间站进行加固,提升其防御太空碎片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在召开神舟十八号任务发布会的时候,就重点提到了将实施6次载荷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2至3次出舱活动。

所以有些人有疑问,神舟十八号三位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时间已经不短了,为何还没有执行空间碎片防护任务,出舱加固空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补充一点有关空间站的小知识。

此前我国空间站太阳翼的确是被撞了,不过这并未对整个空间站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我国空间站太阳翼是模块化结构,每个模块具备独立运行的能力。

如果一个模块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其他区域的运行,只需更换该模块并重新连接,使其稳定运行。不过从长期运行和技术验证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需要对其进行修复。

值得强调的是,不仅中国空间站面临被撞击的风险,国际空间站也同样如此,之前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和飞船都曾被撞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来看,加固中国空间站非常重要,那为何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还未出舱执行任务呢?

实际上,可能是在等待合适的时间点。

航天员进行太空出舱需要天地配合,而不是随时都可以出舱,这需要计划和组织。航天员们当然深知加固空间站的重要性,出舱加固空间站越早越好,但他们也明白,在太空中执行任务,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能和勇气,更需要精准的判断和严格的计划。

从时间上看,2024年4月26日凌晨5时04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当时确实是打开舱门比较合适的时机,但是从那时之后到最近,太阳活动很频繁,这就使得出舱执行任务的时间选择要更加慎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以来,太阳活动很是频繁,尤其是五月,在5月3日到5月10日,太阳爆发了10个X级耀斑和60余个M级耀斑,这些耀斑几乎全部由活动区AR3663和AR3664产生。

在5.15时段,甚至还爆发了X8.7级大耀斑,刷新了第25太阳活动周的最强耀斑纪录。

太阳耀斑爆发会释放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粒子能够轻易穿透航天器的外壳,对空间站造成辐射损伤。可能导致空间站的材料老化,如太阳能电池板寿命缩短,半导体元件的性能衰退等。

太阳耀斑爆发时还会干扰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导致通信信号衰减甚至中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我国空间站的舱体采用了多层防护结构,能够有效屏蔽掉大部分的危险辐射。此外,空间站还配备了完善的通信系统和轨道修正系统,以应对可能的通信干扰和轨道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磁暴,会造成大气整体受热膨胀向更高的空间扩散,对航天器造成更大的飞行阻力,形成飞行速度减慢—高度降低—阻力更大—进一步减速—高度更快降低的恶性循环。

前几天我国空间站就出现了轨道高度短期快速下降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阳活动频繁的时候,我们是禁止航天员出舱的,主要是为了保护航天员的安全。

因为出舱之后虽然有航天服,但是航天员缺乏舱壁保护,在舱外面临着复杂易变的温度、压力及辐射等挑战,长期暴露在太阳耀斑的高能粒子辐射下,可能会增加航天员患癌症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出舱时,突然收到地面指令立刻回到空间站,因为地面监测到了航天员附近区域的异常辐射值,待异常辐射消散后,刘伯明才再次出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每一次执行出舱任务都是“惊险万分”,需要合适的时间,空间站周围安全的环境,航天员和地面指挥人员的完美配合,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航天员出舱还需要有足够的体力,航天员能量餐(太空方便餐)就为航天员提供能量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款航天员能量餐容易吸收、能量持久、消除疲劳、安全可靠、体积小、易携带。每100克有2234千焦的热量,营养均衡,含有米糠脂肪烷醇,能起到抗疲劳的效果;里面的异麦芽酮糖能够实现持续供能;当然航天员能量餐也很安全,在航天标准下生产,不含防腐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天员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此外可能执行空间站加固任务的时间点也还没到,相信时机成熟的时候,在“天地人”的配合下,随神舟十八号上天的三位航天员一定能完成任务!

不知道大家对上面内容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