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5月21日举行的北京市生态保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在绿化基础上加强彩化,打造二、三、四环“环城花廊”,五、六环“环城彩林”,形成四季景观变换的平原大美林海100处,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山区彩色景观林100处,打造春花、夏果、秋叶、冬鸟的花园城市四季品牌,实现从“绿起来”走向“美起来”。

北京连续开展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持续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8%,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2种,维管束植物2088种,园林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2012年以来,北京市统筹城市更新和“疏整促”专项行动,新增城市绿地7000余公顷,建成一大批城市休闲公园、郊野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5.5平方米提高到16.9平方米,各类公园1065家,北京城市宜居环境大幅改善,市民绿色福祉持续提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北京市实施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生态涵养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为鸟类营造大尺度、高品质栖息环境;开展鸟类等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全市共有鸟类519种,占我国鸟类物种数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北京通过调查全市迁徙候鸟,明确数量分布信息,分析物种分布范围变化、种群动态变化、栖息地生境变化等,并对相应的指标、因素进行评估,为候鸟迁飞保驾护航。北京市以观鸟活动为依托,发布《北京观鸟地图》,推出野鸭湖、十渡等45处观鸟点,涉及各区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地、水库等区域,为观鸟爱好者提供了文明、科学指引。

“为更好监测和保护生物资源,我们利用视频监控、红外相机等社会化观测数据,不断采集植物、野生动物、鸟类等物种多样性数据、物候数据,结合生态资源监测、野生动物保护、植物养护等园林绿化业务场景,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综合感知模型库‘万象’,”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可识别植物5800种、动物330种、鸟类1200余种、昆虫80多种,准确率达85%以上,显著提升了首都野生动植物和病虫害智慧感知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