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
熹里话:
去年12月,我们告别了生活八年的城市,从新西兰北岛搬到南岛村庄生活,我决定真实地记录在我面前展开的生活。
以下的文字库存,写于搬家后第3周,那时娃还在肚子里,大地上一整个夏天长出来,一转眼,娃已经6公斤重,我们在这里的第一个冬天也来了。
P.S. 农场生活和实时带娃战况在小红书(id:杨熹文)上更新。
文 | 杨熹文
写在前面:
成为农民的第三周,每天睁眼就要面对高密度的生活。
大肚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蹲起费力,喘气艰难,每天的步数从一万降到八千,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我的田间又添了几种瓜果蔬菜苗,它们不仅仅是植物,也是希望——因为不管今天天气和心情怎样,作物在生长,我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
——杨熹文
星期三,搬家卡车终于到了。
等了18天,等它从陶朗加到奥克兰,再从奥克兰到基督城,又从基督城来到我这里,我们已经是全家凑不出5条内裤的状态了。
连猫都颇有仪式感地舔了毛,小碎步出来迎接,它唯一的玩具被啃得包浆,卡车再不来,它急得都要说人话了。
这些日子,我们像是住在民宿里,总有一种什么都不敢瞎碰明天10点还得退房的感受。
见到了熟悉的东西,才觉得灵魂归位,漂泊正式结束了。
对我来说,拆包比打包要愉快得多,坐在100多个香蕉盒子中间,有种双十一拆快递的快感,虽然都是跟了自己好久的东西,但经历了18天海陆见闻的它们,显然和从前不太一样了。
当我为它们在新家寻找位置时,仿若听见叽叽喳喳的讨论:
花裙子说,“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海,没想到那么美啊!”
花瓶应和,“波澜壮阔,美轮美奂。”
电饭锅咯咯地笑,“你俩可别吹了,是谁在海上晕成那个熊样儿?”
我的手心一热,感受到彼此之间相濡以沫的决心。
一边忙着把家复原,另一边农活儿也不敢耽误。
农民的生活进行到这里,我深深体会到,最自律的不是早上五点出现在健身房的小姐姐,而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们。什么事都可以放一放,但是干旱土地上的裂痕,就是一张张大叫的嘴,不堵上它,就甭想心安理得地跨过这一天。
地里,我的葡萄粒珍珠般大小,桃子胖了一点,玉米又长高了一截,草莓白色的果实终于泛红了一个,菠菜和生菜生机勃勃,一天两次地出现在餐桌上……温室里,番茄和辣椒更是比赛似地长大…… 十几种作物占据我的许多时间,我已经能预见秋天时的自己——熬番茄酱,晒辣椒,酿酒……成为一个真正的乡村女人。
这周我们又斥资去镇子上买了好几种作物:西蓝花、芹菜、香菜、包菜、黄瓜,我居然在一个几乎没有中国人的镇上发现了中国白菜和上海青。在北岛生活时,7纽币一颗的白菜常让我下不去手,我计算着,等上几个月,如果每一株都能结成果实,那么平摊下来,每棵菜的成本不到一纽币,前提是,我的耐心和精力不值钱的话。
还记得童年时第一次读安徒生童话,像是触电一样,那些文字为我孤独而乏味的世界戳了个洞,我凑过去,被一幅五光十色的画面吸引。 在之后的岁月里,文字在一堆破破烂烂的日子里凿出一个个孔洞,我从那里见到的世界,让我不气馁,不崩溃,朝前看。
在我的土地上,一个从未在乡村生活的我,频频接受这样的电击,当几个小时没见的芦笋往上窜了一截,当初生的小鸟儿落到地面张大嘴巴,当我的手指在细小的杂草下摸到粗壮的根须…… 在自然界面前,我频频被生命震撼着,这些画面使我相信,我顽强的生命力也将在这片土地上得到证明。
现代生活给我留下的思想遗产是:好的生活需要有规划性。
在农场生活3周后,我意识到, 东一下西一下的劳动方式是不可行的。 前房主是对老夫妻,你会发现除了离房子最近的百花园,很多需要频繁弯腰的工程在很久之前就停滞了,理智告诉我,我必须尽快列出一张待办工程清单,然后逐一攻破。
本来我计划用一个星期把松果山坡(我开始给各处起名字)清扫干净,这里是从大门进来的必经之处,虽想不出有什么用处,但堆满的几千个松果、晒干的亚麻和废弃木材,让我一个不懂风水的人都觉得影响风水。
可是我的肚子越来越大,在频繁蹲下又起来时常觉得力不从心,在闷热的天气里呼吸像拿吸管喝粥,要很用力才能吸上一口。
我只有暂停这里的清扫工作。
心情有点沮丧,为我精神上火力全开而身体上却要小心翼翼。
上周修剪了大门口的亚麻丛。这种毛利人用来编织各类工具和艺术品的植物,在乡间极为常见,我曾夸下海口,给我一年时间,我的艺术细胞把它们全薅秃。这周我挥舞着我的办公室剪刀,“去死吧去死吧”,农场上有几百株这样的植物,不知道为什么老夫妻要种下这种不怎么好看又极难清除的东西。
因为工程非常漫长看不到任何希望,这份工作也暂时搁浅了。
我现在唯一能做的田间工作,是清除杂草、灌溉作物以及把散落在各处的亚麻叶子扎成捆。我给自己的任务是,每天灌溉一次作物,清除5个油漆桶的杂草或者收集10捆亚麻。
在文学作品里,夏天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现实中,夏天则是掀起衣服,后背上一幅野蛮气息十足的乡村地图——数不清的蚊虫叮咬。
因为缺乏经验,我和彼得经常会在一些小事上“栽跟头”,我们一致决定,要把生活和务农的教训写成一本《智慧家书》,传给我们的女儿。
比如,下地干活儿要把衣服掖进裤子里,不然后背会变成泡泡纸的样子,比如,晾衣服的夹子要买木头的不要买塑料的,不然很快会被阳光晒坏掉,比如,在真的决定自己结束漂泊之前,不要买任何华而不实的东西……
我甚至能听到青春期的女儿打开书时咯咯咯的笑声,也听到彼得的声音,“严肃点儿,这都是爸妈血的教训!”
这样的一周,我的几位在北岛生活的朋友相继给我寄来新生儿礼物,方巾、床铃、安全座椅……留给我这个做母亲的事情,又少了几样。
我也做了一点儿靠谱的事,终于趁2024年之前,到镇子上更新了过期的驾照。
拖了5个月的事情,10分钟就办好了。真是不知道之前在拖什么。
想想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想象总是放大事情实际的复杂程度,拖着拖着,就把削苹果的事情拖成跑马拉松的难度了。
以为生活终于过出点规律了,结果白天田间劳动、夜晚读书写作的日子才过了几天,就被天气打乱了。有一日狂风大作,刚出门帽子就被吹到半空中,只能转身回家;有一日天气闷热,黏糊糊的空气堵住嗓子眼儿,根本没法开工;还有一些晚上,由于白天干活太卖力,才摊开书却已双眼迷离……
已是12月末的村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吃着冰淇淋的我,晚上坐在壁炉旁烤火。 我是不会抱怨的,噼里啪啦的火焰上方,胖嘟嘟的红薯散发出香甜的气息,我怕胖,不敢当夜宵吃掉,但是抱着“明早就有香喷喷的红薯吃啦”的心情入睡,是多么幸福的事。
我还有一件大事要分享, 在这个几乎没啥工作机会的地方,彼得居然找到一份养鸡场的工作。
我跟朋友电话分享这个好消息,她说:机场?你那个小村子还有机场呢?
农场的信号太差了,我扯着嗓子喊:是鸡场,养鸡场啦!
①微信id:woshikefuhao
②微信id:Xi13403112727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