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金保

来源:管理王牌军(ID: SimpleZhou0058)

导语

管理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从本质上来看,管理可以归纳为六件事:规划、组织、领导、考核、决策、沟通。

1

规划: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规划是管理的首要步骤,也是管理的核心活动之一。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就无法有效地组织、领导、控制和决策。

规划的目的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方向,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规划的内容包括:

  • 组织使命和愿景: 明确组织存在的理由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一辈子要做什么,10年要做成什么样子)

  • 战略目标: 确定组织在长期和中期要达成的目标(3~5年的规划)

  • 年度目标: 确定组织在短期内要达成的目标(1年内的目标)

  • 行动计划: 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的步骤、方法和时间安排(1年的目标要拆解的季月周天)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问对自己的3个问题:

  • 组织的内部能力和资源: 组织是否有能力和资源实现目标?

  • 外部环境因素: 市场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会对组织产生什么影响?

  • 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股东、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有哪些期望?

2

组织:建立结构,分配资源

过去的组织结果是科层制,未来的走向是趋向扁平化、网状结构。

不论是哪一种结构,组织的目的都是建立组织结构和流程,分配资源和人员,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各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

  • 直线型组织结构: 权力和责任沿着一条直线从上到下传递。

  • 职能型组织结构: 根据专业功能划分部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

  • 矩阵型组织结构: 同时存在职能型和项目型的组织结构特征。

组织流程是指组织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步骤和程序。常见的组织流程包括:

  • 工作流程: 指组织完成核心业务所需要的步骤和程序。

  • 管理流程: 指组织进行管理所需要的步骤和程序。

  • 支持流程: 指为组织工作和管理提供支持的步骤和程序。

在分配资源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组织目标: 资源分配是否能够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 组织能力: 组织是否有能力有效地利用资源?

  • 资源的稀缺性: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目标?

3

领导:激励团队,拿到结果

领导的目的是激励和引导团队成员,推动工作完成。

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 Sell目标的能力: 有明确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并能够激励团队成员为之努力,把团队的目标、公司的目Sell给个人(Sell的意思是:卖梦想的能力)

  • 授权能力:懂得赋能,会抓大、放小、管细。 能够授权给团队成员,并赋予他们相应的责任和权力。

  • 激励能力: 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发挥他们的潜力,并为组织做出贡献。

  • 拿结果的能力:

    当整个团队都士气低落的时候,你要做的是不委过于人,而是要挺身而出,贴近一线带领大家去拿结果,让大家看到赢的希望。

    当团队高歌猛进的时候,你这个时候要学会做服务员,不抢功劳。

领导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励团队成员:

  • 明确目标和期望: 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组织的目标和期望,并为他们提供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 认可和奖励: 及时认可和奖励团队成员的出色表现,并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

  •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营造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 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关心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4

考核:绩效评估,科学合理

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工作进展、苛求过程,评估绩效,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考核的内容包括:

  • 建立绩效标准: 明确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

  • 检查工作进展:

    定期收集和分析工作进展情况,不只是简单对着结果评头论足。

  • 结果好,做对了什么,是否可以推广到全团队去复制。

    结果不好,做错了什么,哪些过程、关键指标没有做到位,导致结果不好。这个时候不是责骂,而是帮助他分析问题,手把手教,每个步骤都做对,直到拿到结果。

  • 评估绩效: 将实际工作绩效与绩效标准进行比较,评估绩效达成情况。

  • 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果绩效未达到预期目标,则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技能、心态、过程量等,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检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建立汇报制度: 要求员工定期向管理者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 进行绩效考核: 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评估他们的工作绩效。

  • 贴近一线作战: 贴地飞行,了解实际工作情况。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同样,远离一线、遥控指挥,是管理层最大的忌讳。

  • 收集反馈意见: 从员工、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那里收集反馈意见。

  • 员工不会做你布置的,只会做你检查和考核的。所以考什么,得什么。

5

决策:面对问题,做出选择

决策的目的是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做出科学的决策。

有效的决策者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 信息收集能力: 能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 分析能力: 能够分析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判断能力: 能够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并做出最优选择。

  • 沟通能力: 能够有效地沟通决策结果,并取得各方的支持。

决策的步骤包括:

  • 识别问题: 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所在,并对其进行分析。

  • 收集信息: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所有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 提出方案: 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 评估方案: 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并选择最优方案。

  • 制定决策: 正式制定决策,并将其付诸实施。

  • 评估结果: 对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

沟通:同频共振,达成共识

管理者最基本的沟通能力是:把话说清楚,把任务布置清楚。高维度的沟通则是:同频共振,达成共识。即:把你想要,变成他想要,把你的目标,变成大家同仇敌忾的目标。

有效的沟通者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 表达能力: 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倾听能力: 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 同理心: 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观点。

  • 反馈能力: 能够及时提供反馈,并促进沟通的有效进行。

沟通的方式包括:

  • 口头沟通: 面对面沟通,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

  • 书面沟通: 通过邮件、报告、文件等方式进行沟通。

  • 非语言沟通: 通过肢体语言、表情、语气等方式进行沟通。

在管理中,沟通尤为重要。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管理者:

  • 传达组织目标和期望: 让员工清楚地知道组织的目标和期望,并为他们提供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 激励和引导团队成员: 激励团队成员发挥他们的潜力,并为组织做出贡献。

  • 解决问题和冲突: 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问题和冲突,并维护团队的和谐。

  • 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营造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7

结语

管理是一场修行。

既然是修行,就会有坎坷、挫折、磨难、精神内耗......

我们不要总想着走捷径,因为你听到再多的案例,都不如你的亲身经历。

脚踏实地,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坚定按照上面6个要素,雷打不动的来修炼。

假以时日,定会有所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hoto by Alvin Mahmudov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必学线上课程】

【全面专业系统的德鲁克管理服务体系】

陪伴企业成长——帮助企业持续管理能力改进

辅导/微咨询/实践工作坊/定制服务

为组织赋能——帮助企业管理绩效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专题内容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关注德鲁克中国官方微信,获得更多德鲁克思想与实践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