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5月20日,峨眉山骡子负重爬山引发讨论第14天。两周来,人们仍不时提起这头骡子,表达自己的共情,同时追问峨眉山景区将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山上的动物,“何况是给人帮忙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周来,人们仍不时提起峨眉山骡子,表达自己的共情。视频截图

对此,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已加强管理,并请专家结合峨眉山特点,分析峨眉山骡子的载货能力,对骡子运货限重,“每头骡子单次运输不得超过150斤,进一步关爱、保护动物。”同时,景区称,人力、畜力等方式运输物资已经在峨眉山持续了上千年,现阶段还难以完全弃用。

面对限重,峨眉山万年村骡队牵头人老金(化名)十分赞成。在峨眉山从事骡队运输22年的他,认为管委会此举与骡队平时的行为并不冲突,“都是为了保护骡子。网友之前发布的视频其实有很大部分被误解了,骡子是我们的重要运输工具,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宝贝,肯定十分爱惜骡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走在峨眉山道上的村民和她的骡子。杜卓滨 摄

“这哪是骡子,这不是镜子吗”

44岁的老金,从2002年开始从事骡队运输,至今先后喂养过十余头骡子,当前饲养着三头。

在无数网友共情峨眉山骡子之初,老金心里只惦记着连日的阴雨何时能停,他要找一个晴朗的日子,召集骡友,尽快将游客“五一”假期产生的生活垃圾,运下山去;将游客们消耗掉的生活物资,补足齐备。“完全没想到游客会纠结骡子驮东西这件事,一直到管委会的人找到我,要求暂停骡队的商业运输,配合管委会排查骡子的安全。”老金困惑道:“骡子这个物种的产生不就是帮助人驮运物资的吗?”

管委会找到老金时,“骡子负重上峨眉”作为独立的话题,已经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数万留言中,“这哪是骡子啊,这不是镜子吗?”网友称:“在它身上看到了劳动者的身影。”

同时骡子受伤的图片、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让网友们误以为峨眉山骡子在登山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友好的对待。景区管委会也多次针对质疑进行回应,最终对骡队提出限重150斤的要求。

管委会的回应,是基于对骡队的调查。老金告诉记者,峨眉山从事商业运输的骡子几乎都在万年村,总共近40匹,“非商业运输的骡子就多了,很多村民为了自己生活方便,也会养骡子,给家里运输物资。”

而网友们热议的骡子,便是村民们自己使用的骡子,非商业运输用。“它的主人在山上开了个店铺,运输的东西就是点生活物资,最多百来斤,完全没网友们说的那么多。”老金称,视频里面看着多,是因为骡子驮的卫生纸、方便面、蔬菜、油、饮用水等货物堆头大,“其实重量不重,看着很恼火是因为淋了雨,状态不好,外加石板路打滑。”

“白色那个叫青骡

这是黄黄,吃饭的是小毛”

运输工作暂停后,老金为了让自己所饲养的三头骡子保持运输能力,每天都会带着骡子们在骡棚下面的空地上跑动。

“这两天除了村民自己运输家用物资外,商用骡子都暂停了,山上的垃圾和缺少的物资都没骡子运。”5月20日中午,记者来到老金家时,他所饲养的三头骡子,只有一头在棚里咀嚼着饲料,另外两头在骡棚下面的草地上撒着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4岁的老金当前饲养着三匹骡子。杜卓滨 摄

“白色那个叫青骡,这是黄黄,吃饭的是小毛。”老金介绍,骡队里的骡子和他这三头类似,都是7岁左右,“正值壮年,在峨眉山这种山路上运输,驮个200斤完全没问题,景区限重150斤,也是很合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骡见有人到访,不停地在空地上奔跑。杜卓滨 摄

三头骡子都十分壮硕,青骡皮毛呈白色,较为活泼,见有人到访,不停地在空地上奔跑。黄黄除嘴部白色以外,通体深黄,喜欢老金给它梳毛。小毛食量较大,采访过程中,一直待在骡棚里面吃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黄喜欢老金给它梳毛。杜卓滨 摄

在老金看来,骡子就是家里的宝贝,“平均每头3万元左右,每天开销50元左右,饲料都是大豆饼、玉米粉、麦麸、干草,隔三差五还会饲养青草,换换口味。”

老金介绍,下雨、节假日、周末,骡队都不会开工,“下雨担心骡子感冒,节假日和周末游客太多了,道路拥挤,存在安全隐患。”老金称,单个骡子运三天就必须休息两天,不能连轴转,“也有运不满三天的时候,根据运货的需求,最多的时候连续一两个月都没活。”

目前没法完全弃用畜力

暂停运输工作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当记者询问,山上的垃圾如何清理,山上所需物资如何补给时,万年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先是苦笑了一下,随后告诉记者:“先缓缓,等管委会研究好办法后,按新的办法处理。”

管委会先后研究了无人机运输、地轨运输等更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但很明显,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同时,受客观条件限制,骡队运输的中山区,现阶段还难以完全弃用人力、畜力运输。”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山区为景区步行登山道,地势陡峭,车辆无法驶入,也无运输机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峨眉山中山区为景区步行登山道,地势陡峭,车辆无法驶入,也无运输机械。杜卓滨 摄

需要上山的货物,由车辆运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万年寺鞍子口,交付给骡队,骡队从万年寺朝着息心所方向,经初殿、华严顶,到达海拔约1900米的九岭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上山的货物,由车辆运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万年寺鞍子口,交付给骡队。杜卓滨 摄

“行程长点的,会继续往遇仙寺方向走,一直到海拔约1700米的仙峰寺折返。”老金告诉记者,单次运输距离大约为15公里,骡子主人需要全程跟着骡子,每天运输一趟,“按限重150斤计算的话,跑一趟,差不多3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骡队从万年寺朝着息心所方向,经初殿、华严顶,最远到达仙峰寺。受访者 供图

老金介绍,骡队运输都是走单程,上山的骡子,驮菜、米、油、盐、水等生活物资。有建筑需要修整的时候,会运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下山的骡子,驮游客、居民在山上产生的垃圾,“也会有用空了的煤气罐这些,都是看着大、重量轻的东西。”

“正是这些东西,看上去很容易让游客产生误解,引起大家的讨论。”管委会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个人看来,在骡子身上看到劳动者的影子并不全是悲观的一面,“峨眉山有着上千年的‘背夫传统’,峨眉山的一砖一瓦都是人力、畜力一点点背出来的。我们在爱护骡子的同时,也可以看到,骡子这种奋力向前的精神,正是劳动者艰苦奋斗、建设事业的缩影。其实和骡子一样,并没有不好,在重担将我们压弯了腰、压抖了腿时,也可以像坚强的小骡子一样,稍作休整,继续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进。”

驮的菜米油盐水变成了房子

在老金看来,骡子被压弯了腰、压抖了腿的时候并不多。“我们舍不得,骡子是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18岁成为背夫,2002年意识到个人运输能力有限,转行干骡子运输的老金这辈子都在峨眉山忙碌着。

老金介绍,货物多的时候,单个骡子一个月干10趟,能有个3000块左右的收入。“我们家三个骡子,除去成本后,满足家庭正常开支的同时,能有点积蓄。”

老金笑着告诉记者,他有个小孩,目前在读大学,老家也修了一栋2层高的楼房,“这都是我们用骡子驮出来的,打算再干几年,存点钱,给儿子结婚用。”老金称:“近几年年龄上来了,有点拿不下这个工作了。很多时候感觉膝盖这些,有点吃不住。”

“背起了整座峨眉山”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与骡队类似,在峨眉山从事运输工作的,还有峨眉山背夫,是与泰山挑夫、重庆棒棒类似的地方性职业,始于公元141年。

近年来,随着峨眉山建设需求的改变,峨眉山背夫们部分转为骡队运输。

在峨眉山当地,人们普遍认为峨眉山上200余座古建筑,都是背夫背出来的,“一代接一代,背起了整座峨眉山,也背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峨眉人。”

当前,峨眉山洗象池、金顶等区域还有部分背夫。“但大多上了岁数了,年轻人不愿意干这活。而且多是给山上的居民运输物资,基本没有参与景区建设了,除非是建筑维修。”对于背夫传统,峨眉山景区曾进行挖掘,并记录了背夫罗师傅(化名)的经历。

今年59岁的罗师傅,16岁挂上毛巾,背上背架,拿上登山杖,成为了背夫的一员。那是1981年,当年罗师傅所在的报国村(现为报国社区)和邻近的大鹅村,共17000多名居民,适龄壮年都在做背夫。

罗师傅记得,他第一次背的货,是一袋70斤的石灰,和父亲、大哥一起。大哥在前面开路,父亲在后边殿后,没走几百米,罗师傅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人也忍不住佝偻起来。

“把腰直起来!”父亲在身后不停地提醒着,并告诉罗师傅,一旦弯腰,腰会更难承受负重。自此,罗师傅便挺着腰杆成为了一名背夫,一干就是40余年。

2017年,一则《峨眉山女背工:为挣钱供儿子读书,她每天负重超1吨,比男工友还背得多!》的消息,让峨眉山背夫这一职业再次引发关注。

当年,42岁的邓淑芳为了挣钱供儿子读书,从夹江来到峨眉山,成为了一名女背夫,为金顶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背运建筑材料。“一袋水泥重100斤,邓淑芳的背篼里装了2袋。”据公开报道,邓淑芳每天大约要背10趟,加起来1吨多。

5月20日下午,记者在观心坡附近的一处小道上亦碰到两名背负重物的村民,他们正将部分建筑使用的竹材背往景区。两人一前一后,相距数米,背负着满背的物资沿山路行走。当有游客经过时,村民便将背上的货物靠在山岩上,让出路来,方便游客通行。

导演王潮歌将峨眉山背夫,融进了作品《只有峨眉山》之中,将峨眉山背夫的经历,引申到现代人肩上背负的担子,称:每个人都是一个背夫,背着父母的嘱托、儿女的前程,“背夫背起了整座峨眉山,你也背起了你的整个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导演王潮歌将峨眉山背夫,融进了作品《只有峨眉山》之中。图据 峨眉山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