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启东市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积极打造担当有为“先锋池”、鼓励激励“标兵池”、不胜任现职干部“管理池”,激励干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中比学赶超、攀高争先。

01

坚持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实施“干部担当力提振工程”,围绕思想交流、能力提升、职业发展、容错纠错、减压赋能五个方面,制定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条措施,真正做到工作上关爱、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努力为干部干事创业保驾护航。连续开展三届“担当有为好干部”评选,严格按照政治坚定、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善作善成、清正廉洁的标准,对基层推选的参评人选逐个审核、深入考察、层层把关,124名科级干部、142名中层干部、93名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入选担当有为“先锋池”。今年初,8名在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中勇毅担当的先进典型获得市委表彰。

02

注重发挥职级晋升的正向激励作用,抓住干部考察、综合考核、党建督查等工作契机,多渠道发现识别一线工作表现优异、吃劲岗位敢于担当、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老黄牛”型干部,及时纳入鼓励激励“标兵池”并兑现奖励政策,同等条件下在职数范围内优先考虑晋升职级,通过职级“小杠杆”撬动干部“大作为”。坚持公开公正、干群公认,对符合职级专项晋升的人选进行公示,广泛征求部门意见、收集群众反映,严格履行职级晋升程序,切实增强专项晋升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真正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铺路子、搭梯子。截至目前,该市已有58名“项目建设先锋”“招商引资能手”“基层治理行家”等标兵干部提前晋升职级。

03

动真碰硬推进干部能“下”真“下”,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党政干部“下”的若干措施,聚焦政治表现、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廉洁自律五大方面,明确30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评价标尺。深化驻点考察工作机制,根据全市72家乡科级单位性质、业务范围、职能特点,安排组工干部“点对点”联系2-3家单位,近距离观察记录干部面对重大任务、应对重大考验时的状态表现,精准识别发现不担当、不作为干部,“一人一档”形成考察材料,经综合研判后纳入不胜任现职干部“管理池”。对“在池”干部实施半年观察期,对观察期内主观上有触动、行为上有改变的,给予鼓励支持;对依旧我行我素、工作毫无起色的,分类给予组织处理。去年以来,19名乡科级干部被纳入不胜任现职干部“管理池”,8名干部被降职或转为职级公务员,1名“下”后干部因工作实绩突出被重新提拔使用。

来源:启东市委组织部

作者:王成博 倪明威

编辑:徐旭

制作:李梦苇

审核:王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