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孟小冬住在闺蜜姚玉兰家里,两人聊到半夜才一同睡去。恍惚中,孟小冬发现姚玉兰起身出去,不久后她的丈夫就走进躺下。孟小冬心里虽然惊讶,但也没有声张,假装继续睡觉。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悠扬的唱调伴着忧思烦闷的气氛,从戏台上传入每位宾客的耳朵。所有人都沉浸在孟小冬的唱调中。
此时,正值1933年9月25日,孟小冬在北京吉祥戏院演出《四郎探母》。而就在20天前,孟小冬登报说明与梅兰芳的关系,两人婚姻关系至此终结。
6年前,孟小冬不到20岁的年纪,在戏曲一道上取得偌大的成就,然而少女怀春,在与梅兰芳不断排戏演练中,两人逐渐暗生情愫,并秘密结婚,由此脱离舞台。
但梅兰芳兼祧两房,婚姻之事哪能容得下第三个人,必定有个人是受委屈的,孟小冬就是这个受委屈的人。
结婚之后,两个人年轻气盛,孟小冬与梅兰芳吵吵闹闹几多愁,如果只是两个人的矛盾,怎样都好解决,但福芝芳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1930年8月,婆婆去世,此时距离孟小冬与梅兰芳闹别扭已经过去好几个月,孟小冬回到梅宅,想要为婆婆守孝,却遭到福芝芳的反对,迫于无奈只得再次离开。
这件事在两人之间扎下了刺。之后,孟小冬与梅兰芳分分合合。最终,在1933年登报离婚。
同年,孟小冬再次返回戏曲舞台,“冬皇”重新回到了戏迷的眼中:明眸隆准,扮须生星眉剑目、端庄儒雅,这样的孟小冬,无数人为其倾倒。
其中就包括,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
1937年5月,借着上海黄金大剧院重新开张,杜月笙暗中邀请孟小冬来参与剪彩。并在开张仪式上让自己的四夫人姚玉兰与孟小冬刻意交好,很快两人因为都学过唱戏的缘故,变得惺惺相惜。
四夫人姚玉兰借机邀请孟小冬晚上与自己同住,孟小冬欣然允诺。然而没想到的是,孟小冬意识渐沉,睡意朦胧之际,姚玉兰走了出去,进来的人却换成了杜月笙。
两人由此开始有了接触。
然而,炮火无情,11月日本人占领上海,杜月笙与姚玉兰逃亡离上海,前往香港,孟小冬只身返回北京。后经人联系,孟小冬短暂前往香港与杜月笙相聚数月,又再次返回北京。
在这段感情中,孟小冬首先是孟小冬,其次才是杜月笙的情人。不论两人短暂相聚,还是长久相拥,孟小冬都没有放弃戏曲。
1938年10月,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余叔岩也是戏曲界的一代大家,而此时山河动荡,孟小冬思来想去,决定深居浅出,沉下心来跟随余叔岩精进戏曲技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配合余叔岩的作息时间,每每学到凌晨,方能回家。5年过去,孟小冬已学无可学,继承了余派衣钵。
1943年,余叔岩病逝,孟小冬隐居北京。
要是感情可以像唱戏这样顺利就好了,孟小冬是否会这样想呢?
13年的时间里,孟小冬与杜月笙之间聚少离多,分分合合,到最后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以什么样的身份留在杜月笙身边了。杜月笙支持她唱戏,学戏,给了她足够的尊重,也会在她生病时悉心照顾。
1949年杜月笙全家移居香港,孟小冬如同一个局外人,看着忙里忙外,淡淡的问了一句杜月笙:“我跟着你去香港,算什么呢?是丫鬟?还是女朋友?”杜月笙一听,就明白了,一阵狂喜涌上心头。他长久以来的付出感动了孟小冬。
最终,在1950年秋,两人在香港举行婚礼。
此时,杜月笙已经病入膏肓,情况越来越糟糕,孟小冬尽心陪伴照顾,陪杜月笙走过了最后一程。分得遗产2万美金。
杜月笙离世不足百日,孟小冬与姚玉兰失和。
此后,孟小冬独居香港。后,与姚玉兰和好,迁至台北独居。终老于1977年,因肺气肿与心脏病并发症去世,享年70岁。#头条创作挑战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