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出版图书《社区药师案头手册》

药师您好!最近乳腺摸着有硬块,总是痛,有什么药可以治疗?

月经时痛还是平时痛?还是您容易生气或发脾气?建议您先去医院就诊

我确实遇事爱跟别人吵架,原来月经期间仅感到肿胀而已。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中医称之为“乳癖”。好发于25-50岁女性,病程持续数月,发展较缓慢。

乳腺增生的典型症状是乳房疼痛和肿块,常随经期或情绪变化呈周期性波动。

乳房疼痛

疼痛的性质多为间歇性钝痛或刺痛,起初为游蔓性胀痛,触痛在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更明显。

乳房肿块

肿块或结节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形状呈大小不一的片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之可滑动。

周期性波动

月经前症状加重,表现为肿块增大变硬,疼痛出现或加重;月经后症状减轻,表现为肿块缩小变软,疼痛消失或减轻。

患者常伴有情志不畅、心烦易怒,月经不调等症状。合理选择中成药治疗效果更佳。

药师在接诊乳腺增生或肿块的患者时,建议患者先去医疗机构除外恶性疾病,尤其是乳房肿块无痛感、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或短期内增长明显且无周期性规律,亦或乳头有血性清亮溢液,应提示患者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乳腺增生(图/网络)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

乳腺增生属“乳癖”范畴,属于七情致病的范畴,病机为冲任失调,以虚实辨证论治。实证为肝郁痰凝血瘀型,虚证为肝肾亏虚型。

01乳腺增生治疗与用药原则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乳腺增生症是指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乳腺结构紊乱的非肿瘤性病变,病因主要是内分泌功能紊乱,包括乳痛症、乳腺腺病和囊性增生病。

对于轻中度疼痛者,以心理疏导及改变生活习惯为主,对于持续的严重乳腺疼痛患者,建议医院专科就诊

从传统中医角度看,乳癖当以情绪调节为主,药物调节为辅。对于肝郁痰凝血瘀型,治法治则为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对于肝肾亏虚型,治则治法为补益肝肾,调理冲任。一般疗程为2-4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网络

02乳腺增生常见用药

中医用药

1、行气软坚祛痰

适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型,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胀痛随喜怒而消长,可伴有胸闷胁胀,喜郁善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黄等表现。

☑ 小金丸

☑ 内消瘰疬丸

☑ 加味逍遥丸【合并清热】

☑ 红金消结片(胶囊)

☑ 乳宁颗粒

☑ 乳块消片

☑ 乳核散结片

☑ 乳康胶囊/丸/片/颗粒

☑ 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并清热】

☑ 乳癖散结片/胶囊/颗粒

☑ 桂枝茯苓丸

☑ 夏枯草颗粒【合并清热】

☑ 逍遥丸

☑ 消结安胶囊

2、补益肝肾

适用于冲任失调型,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胀痛,可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薄白等表现。

☑ 丹鹿胶囊

☑ 乌鸡白凤丸

☑ 左归丸【合并养阴清热】

☑ 岩鹿乳康片

☑ 乳增宁片

03乳腺增生药物相互作用提示

中药相互作用

①有相同功效、相同成分占比超过50%或成分全包含的中成药不建议足量联用,以避免重复用药。

如:

内消瘰疬丸——夏枯草颗粒;

夏枯草颗粒——乳癖消片。

②合并清热作用的乳腺增生治疗中成药与温阳散寒类中成药不建议联用,以避免药性冲突。

如:

夏枯草颗粒——桂附地黄丸;

乳癖消片——艾附暖宫丸。

04乳腺增生注意事项

1、此类中成药多含孕期禁忌类药物,孕妇禁用或慎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网络

2、具有活血或调摄冲任功效的药物,经血过多者或经期应停用,如丹鹿胶囊、乳核散结片、红金消结胶囊、乳癖散结片、桂枝茯苓丸。

3、部分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药物中含海藻、昆布等含碘药物,甲亢患者慎服,如丹鹿胶囊、乳核散结片、乳癖消片、乳康胶囊、内消瘰疬丸等。

05乳腺增生代表药品解析

乳癖散结片

【成分】

夏枯草、川芎(酒炙)、僵蚕(麸炒)、鳖甲(醋制)、柴胡(醋制)、赤芍(酒炒)、玫瑰花、莪术(醋制)、当归(酒炙)、延胡索(醋制)、牡蛎。

【规格】

片0.53g/片。

【适应证】

乳腺增生病。

【药师交代】

疗程为45天,经期停用;

偶见口干、恶心、便秘,可继续治疗,必要时对症处理。

内消瘰疬丸

【成分】

夏枯草、玄参、大青盐、海藻、浙贝母、薄荷、天花粉、蛤壳(煅)、白蔹、连翘、大黄(熟)、甘草、地黄、桔梗、枳壳、当归、玄明粉。

【规格及用量】

浓缩丸1.85g/10丸。

【适应证】

用于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药师交代】

脾胃虚弱者服用后如出现腹泻应停用,宜饭后服用。

*本文部分内容仅供药学相关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更多病症&用药解析

可通过《社区药师案头手册》智能版查看~

本文编者信息

- 本文内容节选自出版图书《社区药师案头手册》 “ 妇科疾病 ”章节

- 本书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组织编写

- 本书主编:康震、刘治军、金锐

- 章节参编:王珺、侯文婧、丁海欧